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 创业 / 动态 观点> 刘世锦:2018中速增长平台调整

刘世锦:2018中速增长平台调整

2018-02-13 09:43  来源:财经365 作者:泽平宏观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经过八年经济增速下行后,中国经济初步触底。要在中速增长平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做实做优而非人为做高中国经济。具体说,就是要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提高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刘世锦:2018中速增长平台调整

刘世锦/文


中国经济经历了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一季度后到目前为止,在这将近八年时间里增速逐步下行,该如何分析这一期间的经济变化?争议激烈,众说纷纭。


这一争论有大的国际背景,早前像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这类追赶型经济体都是在经过高速增长以后出现回落。为何会出现回落?已有的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都没有对这一现象给出系统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


如何理解经济增速回落?


对过去八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回落,在国内外,大体上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就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用的是凯恩斯理论。但过去八年一直下滑,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了现在7%以下,一般的周期理论很难解释。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外部冲击,2008年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中国也受到冲击。2008年全球经济整体下滑,2009年中国实施了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增速大幅回升。但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中国经济便逐步回落,而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却在恢复往上,这说不通。


第三种是我们研究后得出的观点,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2009年、2010年,我领导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做了一项研究,观察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二战”后工业化历史进程,大多数国家不是很成功,有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13个经济体进入高收入阶段。


这些成功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特点,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当人均GDP达到1.1万国际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后,无一例外经济都下了相当大的台阶。比如,日本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在9%以上,70年代初人均GDP达到1.1万国际元,开始明显回落,70年代-80年代增长速度跌到4%左右,之后再下台阶,90年代到新世纪的增长速度是1%左右,甚至出现零增长。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在过去60年时间里,下了两次台阶,经历了三个平台。


借鉴不同类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和呈现出的规律,我们采用三种不尽相同、但可相互印证的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并提出一个基本观点: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与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历史经验接近,预计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下一个大的台阶,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


当时这个观点提出来以后,相信、认可的人并不多。但过去八年的增长历程表明,这不仅是逻辑推论,增速回落、增长阶段转换过程已成为现实。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首先指出的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还有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和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九大进一步提出,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在逻辑都是一致的。


那么,如何解释这种增长阶段转换?


第一是终端需求和重要工业品出现历史需求峰值。如果有关条件具备,后发经济体都会有一个高速增长过程,我称之为“挤压式增长”,二三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经济体上百年的发展路程。在这里,我强调一个概念——历史需求峰值,是指某一种需求或者某一种产品,它在整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需求量最大或者增长速度最高的点。历史需求峰值是一个长期需求概念,背后是由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提供的技术所支撑的,所以,实际上还是由供给决定的。


第二是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与结构变化。从2012年开始,中国15岁-59岁的劳动力每年减少大概200万人,总量是在下降,老龄化速度在加快,而工资水平在上升,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


第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边界临近。比如雾霾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门都出不去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很难。人们会提出一个问题,发展经济到底为了什么。资源环境的底线已经被触碰到。


基于这么几个原因,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具有必然性,这是后发追赶型经济体发展进程中的特有现象。经济学理论对此应该发展出适当的分析框架。


比速度更重要的是结构变化


经济发展速度是重要的,但从另一层面来说,速度又不那么重要。因为速度是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乃至体制机制政策的系统性转型。


几年前,经济学家、政府官员都说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原因是工业和投资比重高,过度依靠外需,过多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但在过去这几年时间,这四个基本指标都出现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消费比重已开始上升,近两年消费在经济增量中占比达70%以上;出口曾经是20%、30%的增长,近年出现负增长,以后也可能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速度。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但就业情况整体不错。原因是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收的就业人口增多,在2005年时是80万人,最近几年可吸收170万-180万人。除了增长基数加大外,服务业更快地发展,也能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


还有一个是企业效益问题。中国的企业大多是速度效益型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当速度开始下降时,效益随之下降。十几年前我们做过研究,如果速度效益型的模式不变,GDP增长速度低于7%时,有40%甚至一半的企业会亏损。前两年增速开始回落后,我们很担心企业效益会不会下降很多。从实际情况看,前几年虽然有所下降,但还不算严重。但从2015年开始,工业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带动价格和利润下滑,突出表现在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了解这个情况,也就明白为什么要推动去产能,就是要通过去产能,调整供求状态,使价格和利润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的企业在高速增长时才能赚钱,但国外企业却是另一种情况。美国平均增长速度2%-3%,日本1%-2%,欧洲甚至零增长,但大多数企业能稳定盈利。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是7%以下,以后还会有5%-6%,甚至更低一些,大多数企业要有稳定的盈利,就需要盈利模式的转型。这是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国经济转型面临且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观察、分析和评估这几年的中国经济,一定要考虑经济增长阶段和背景的变化。这几年不再是高速增长期,而是从高速到中速的转型期。尽管中国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从反映经济转型的指标看,总体上是好的,有些进展是突破性、有长期意义的。而一些国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出了大的问题,或陷入严重危机。中国经济在这个时期能够稳住阵脚、守住底线,且结构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实属不易。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


过去八年经济增速逐步下行,有些人相当悲观,担心中国经济到底还有没有底?我的观点是,不要那么悲观,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而且已经开始触底,逐步进入中速增长期,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在需求侧,过去的高增长主要是高投资拉动。在过去许多年,高投资中房地产占比20%-25%,有时候上了30%,基础设施占20%-25%,制造业投资占30%以上,三项合计占到整个中国投资达到80%-85%。制造业投资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


高投资要触底,主要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这三大需求要触底,或者通俗地说,这三只靴子就要落地。目前出口已经回落,基础设施投资的最高点已经过去。房地产也是如此。有一组国际比较数据,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人均GDP达到1.1万国际元的时候,房地产投资都接近历史需求峰值。经过我们测算,中国占房地产投资70%的住宅历史需求峰值是1200万-1300万套,已在2014年达到。此后,房地产投资增速会逐步回落。2016年一季度,由于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房地产投资开始回升,有人又变得乐观起来。我们提出,这只是短期回升,不可持续,还会往下走。事实上,近期剔除价格因素后,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是负增长。


在供给侧,去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PPI在54个月负增长后由负转正,工业企业利润一年多时间也大幅回升。煤炭钢铁价格有时涨幅很大。大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当下煤炭钢铁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中国到底有多少煤炭钢铁产能,由于信息不对称,由下而上的统计不一定能搞清楚,还是要相信市场。价格是最方便的反映某一产品供求信息的机制。供求关系从来都是在变化的,还是要相信市场信号,要让市场在调节供求关系中正常发挥作用。


我们提出,2017年是一个触底的验证期。一说触底,有人就会兴奋起来,马上想到一个词叫“触底反弹”。最近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上7%,还能持续一些年。但我们认为大的V型或U型反转是不可能的。如果采取某种激烈的刺激措施,也不排除偶然会上7%,但一年都撑不下来,而且必然会大起大落,副作用很大。这里所说的触底,确切的含义是指“稳住了”,不再明显地持续下降,然后平稳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2018年将进入中速增长平台的调整期


从我们开发的中国经济活动实时在线分析预测系统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回升,终端需求仍在下降,存货回升是需求侧走强的重要动因。但是存货在2017年二季度达到高点后回落,PPI也跟着回落,利润本来也应随之回落,但受到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有些生产能力退出,利润依然保持高位,但一段时间后还是会下来的。从供给侧看,生产性投资依然下行,产出增加主要是产能利用率提高。这种状况决定了这一轮回升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更不会出现有些人所期待的大幅反转。


2018年上半年,终端需求可能会有一个季节性回升。终端需求中,房地产投资将会在零增长附近徘徊。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这部分投资在终端需求中是最大的,如果防控风险、治理地方债特别是隐形债务的力度加大,基建投资的增速可能下降,这样中速增长平台将会有所下移。


另一方面,存货、出口在上半年出现低点,是否以及如何回升有一定不确定性。生产性投资已处低位,有可能逐步回升,成为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力量,但也不能期待像以往高速增长期那样大幅回升,按照国际经验,大体上也就5%左右的增速。存货、出口和生产性投资逐步进入回升期,有可能对基建投资减速形成对冲,这样,中速增长平台还是能稳得住的。宏观经济逐步进入我们曾说过的大L型加小W型的运行轨道。


十九大以后,社会又出现了大干快上的期待。大干快上倒没错,关键是干什么、上什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不能认为只有把速度推高了才叫有所作为,才有成就感。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提出攻关期,提出三大攻坚战,这些事情比简单地提高速度难度更大,更需要有所作为,做成了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实做优而非人为做高中国经济,具体来说,就是要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提高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降风险主要是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和其他方面的财政金融风险;挤泡沫,包括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和大宗商品泡沫;增动能是增加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动能;稳效益需要特别强调,2016年下半年以来,企业效益明显回升,但集中在上游行业,分布不平衡。应当争取企业盈利在行业间形成较为平衡和稳定的分布,这样就可以为企业降杠杆提供有利条件。


如果说2017年是中速增长平台的验证期,2018年将是中速增长平台的调整期。不要人为推高增长速度,把发展的基础做得实一些,不论对短期防范风险,还是中长期增加动能,都是必要和积极的。实现2020年两个翻番目标,今后三年每年增长6.3%就够了。此后,中速增长平台的重心可能调整到5%-6%之间,或者是5%左右。这个速度实际也是不低的。讲速度要有参照系,要和增长阶段挂钩。在以往的高速增长阶段相比,7%就算是低速度,而到了中速增长阶段,5%也可称之为高速度。当年日本在这个增长阶段,增速也就4%左右。


汇率也是反映增长数量和质量关系的重要指标。如果人为推高增长速度,但增长质量不行,如效率低、风险大,本币汇率就会下行,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增速减缓,甚至是负增长。相反,如果增长质量高,速度低一点,但汇率将会上升,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增长反而要快一些。


重构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竞争机制


如何在中速增长平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有一个意愿问题,即想不想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能力问题,即会不会的问题。


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的时候办法也不多,还走了一些弯路。地方竞争这个机制出来了,大家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在比较、竞争,招商引资、培育环境、搞基础设施建设、搞项目,等等,这些办法、窍门、模式不是事先计划好的,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第一线通过试错纠错形成并完善发展的,管用的就坚持下来了,并得到推广,不管用就被淘汰了。地方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之一,也是我们的重要制度优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套机制仍然是有效的,不能丢掉,而且要创新、完善和提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竞争机制,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目标、评价和激励体系问题。GDP挂帅不能再搞了,用什么样的新指标,需要深入研究。一个办法是找一个新的主要指标,如就业;另一个办法是找若干个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如就业创业、质量效益、稳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或综合系数。从理论上说,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长期最优增长速度问题。


接下来就是地方竞争的内容,与高速增长期相比,将会有很大改变,包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营商发展环境的竞争;培育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性城市的竞争;吸引中高级升级生产要素、形成合理分工结构的竞争;“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竞争;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包容性、稳定性内在一致的社会治理方式竞争,如此等等。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大都市圈、创新中心、新兴产业基地等机遇都会出来,最终落到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竞争。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地方有较大的“自选动作”空间,允许有个性、有差别,允许试错纠错,在竞争中发现和推广好的做法、模式和政策。


与高质量发展配套的重点改革


第一,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着力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根据研究,中国的这五大基础性成本大概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到两倍。中国人均收入8000美元,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4万-5万美元,我们的这些基础性成本如此之高,令人困惑,值得深思。除了资源禀赋外,主要还是相关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效率不高。这些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还影响到民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方面已经讲了许多年了,应当有标志性的大动作,以彰显改革的勇气和决心。这将是一项最大的降成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效率至关重要。


第二,把减税与税改结合推进。中国的企业税率在国际上看并不算很高,但各种收费的负担相当重,这样算下来,税费综合水平就比较高了。美国特朗普减税后,国内减税的呼声也比较高。但在现有税制且财政收支压力大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减的空间并不大。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应以间接税为主逐步转向直接税为主。减税要与税改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进。一方面,应当把房地产税、环境税等征起来,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一部分,相应降低企业生产环节的税费。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相应降低企业上缴“五险一金”等的负担。


第三,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十九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深化和提升,是国资国企改革思路的重要调整。国有经济必须实现战略性调整,从传统企业体制退出,从传统的实物形态中退出,从过剩的、缺少竞争力的产业退出。发挥国有资本规模大、直接体现国家和各级政府意志、对政府要求执行力强等独特优势,更多地集中于提供公共产品,如社保基金、保障性住房等;战略性大型项目,如大飞机、核电站等;创新基础设施,如国家实验室等;国防建设、生态保护等领域。


第四,农村土地改革不能再拖了。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两件事情是内在统一的,乡村振兴实际就是城市体系在乡村的延伸。这些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的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农民宅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流转起来。人员、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市场化配置。把中国城市化下半程的土地红利更多分给农民,真正保护和扩大农民利益,扩大最具潜力的中等收入群体。


第五,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开放。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差距最大的是服务业,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研发、金融、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技术是软技术,知识是不可编码的知识,体验性的知识。吸收这类技术、知识、经验,一定要深度开放和合作,这与过去工业领域引进技术有很大不同。同时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改革和竞争,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