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 创业 / 动态 观点> 张可亮:新三板将成为开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制度变革

张可亮:新三板将成为开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制度变革

2017-08-01 14:37  来源: 张可亮的三板会 作者: 张可亮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张可亮的三板会

一、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新三板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在2013年底推向全国之后,市场基本架构得以搭建,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人都满怀期待的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改革实践当中。但是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市场分层后并未推出相配套的差异化制度供给,市场建设低于预期,各种质疑新三板的声音甚嚣尘上,甚至对新三板的定位也开始产生怀疑,整个市场弥漫着悲观的失望情绪。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各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非常明显的一个指标就是做市指数一路下跌。


2017年春节之后,出于对政策红利的期待,使得市场走出了一波小阳春,可是相关政策仍然是只打雷不下雨,永远在路上,监管机构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市场情绪从失望顺利的过渡到了绝望。很多优质企业选择IPO,也有很多资质较差的企业选择了主动退市,未挂牌的企业也选择观望,券商开始裁撤新三板部门,投资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开始离场,唯一的退出渠道就是做市,很多股东也开始通过做市减持,所以我们看到做市指数从四月份开始一直跌到现在,做市价格并不反映企业真实价值,但却可以很好的反应市场情绪,做市指数可以当做新三板的信心指数来看待。                                         

2

二、对理想的坚守,对市场的妥协


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对新三板嗤之以鼻,有些人是经历了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后离开,还有些人,一直在这个市场坚守,也在不断的发出声音,给市场以信心,给自己以信心……

这其中就有我,我一直坚定的看好新三板的未来,在市场迷茫的时候,写过几篇万字长文表达我对这个市场的思考和看法。面对三板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在今年的6月份写了一篇《新三板的理想与现实 坚持与妥协》,为自己做了一次辩护,讲了自己从A股的市场中来,投身到新三板的理想中去,把新三板当做自己的理想国,这在里寻找中国资本市场的另一种可能。同时也一直在寻求自我否定,担心自己太理想化,也做好了对政策妥协的准备。时至今日,我仍然在不断的反问,自己是不是错了?新三板是不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是不是不应该对它有过高的期待?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思考……


三、摸着石头过河的新三板


中国的新三板建设是伟大的社会实践,让1万多家企业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让近万亿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影响不可谓不大,同时我也认为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突破口,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能从新三板得以突破,并顺利推进,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这么伟大的一次社会实践,现在看来,我们依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到一块石头,就迈一步,在上面站稳了,再摸下一块石头,没摸到牢固的石头之前,只能是踟蹰不前,当然也有可能永远摸不到下一块石头。


实践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强调顶层设计的今天,我们的新三板建设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具体是由哪个理论做指导呢?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为三板的发展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呢?好像没有人说过,也没有人讨论。


所有人都在期待政策出台,每当有新的文件出台,或者领导讲话,哪怕文件是老生常谈,讲话是含糊其辞,也会被当做救命稻草,引来整个市场连篇累牍的解读、分析,借以判断政策走向。


我想要看清新三板市场建设的未来,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还是应当再去思考党的经济改革主导思想,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四、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其实从1848年以降,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师夷强技以自强”,找“德先生”“赛先生”,拿来主义,各种尝试,最后历史的必然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探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计划经济的探索不成功,就换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主要目标以及成绩就是建立起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很自然的,在理论指导上更多的是采纳借鉴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改革,都能看到“华盛顿共识”的影子。这段改革的历史中有两个标志性的人物,吴敬琏和厉以宁,一个是因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出名的“吴市场”,一个是因倡导股份制改革而受尊敬的“厉股份”,而正是他们,创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两大理论体系,一个着眼宏观制度设计,一个意在改造微观经济基础。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中后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市场和媒体舆论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道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也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有人说是改革开放不彻底带来的,也有人说是自由主义改革的过犹不及导致的。但不管怎么说自2008年始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华盛顿共识”受到了极大冲击,社会科学领域这几年都在讲西方社会的整体衰落:经济衰退,社会撕裂,民粹主义盛行,甚至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开始抬头。茫然四顾,纵览全球,我们已经失去了学习的目标,我们以之为师的国家,都被我们甩在了身后。不光国家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企业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以前学西门子、诺基亚、松下,海尔的张瑞敏说现在我们没有标杆可学了,只能是把自己变成标杆。


当我们回头看来时的路,对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做历史的总结,不光自己得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北京共识”甚至开始取代“华盛顿共识”,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对象。自从十八大以后,我们党面对国内外的新情况,做出了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决定,自此之后,政治经济学已经取代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我们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在2016年3月10日发过一条朋友圈,预言两会之后的十三五期间,“中国政治经济学”将开始统领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所有领域。2016年3月13日新华社高调发文“八个两会关键词解码习氏政治经济学”,首次在官媒正式确认了政治经济学将会是未来深化改革的指导理论。新三板的建设和资本市场改革是否也应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审视呢?

3

五、我国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一种旧的生产关系向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过渡。


1中国目前的生产力分析


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我凭个人感觉对中国生产力结构做了一个粗略分类,第一梯队是大型央企,第二梯队是大型民企和省属国企,第三梯队是中型民企包括民营上市公司,第四梯队是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内含大量创新创业型企业,最后一类是是农户和个体户及淘宝电商等等。


前两个梯队的企业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他们在技术、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第四梯队的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对我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


2中国当下的生产关系分析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可以将生产资料从具体的土地、矿产、机器设备、劳动工具等抽象为资本、货币,谁掌握了资本货币谁就掌握了生产资料。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华尔街手中,我国的生产资料其实都是掌握在银行手中,我暂且称之为生产资料的银行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成果就由谁决定如何分配,所以在生产资料银行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中,银行获得超额利润。2015年,1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1.27万亿元,其整体净利润规模占已经披露年报的2700余家上市公司总净利润的50%以上。只占就业人数0.7%的金融业,其人均收益要比其他行业高约12倍。


3中国目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问题


我们上面分别分析了中国目前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下面再来看二者之间的匹配适应问题。


央企国企,有国家的信用背书,银行特别愿意为他们提供贷款,他们之间的问题是国企的运行效率较低,资金使用效率太低,需要改进。大中型民企,他们有土地、厂房、设备,以及上市公司的股权做抵押、质押,从银行贷款,他们之间的问题是各家银行垒大户,杠杆率过高。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型企业、互联网企业没有资产可以用于抵押担保,银行不愿给他们放款,同时又没有别的融资渠道,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和束缚中小型民营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国家为了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上市,城市信用合作社改为城商行,农信社改成农商行,邮政储汇局改为邮储银行,成立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等。这都是为了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产力所采取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措施,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问题,无法为目前的双创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症结就在于生产资料的银行所有制。银行体系的资金来自于储户,必须保证刚性兑付,所以银行首先着眼于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性,本金都不安全,又哪来的收益呢。所以说中国目前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不利于解放中国最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力……


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A股市场以及债券市场,门槛太高且门缝太窄,也将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剥夺了他们直接融资的渠道。比如A股市场,设立近三十年来仅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而且还因为畸高的市盈率导致资源错配,中小企业想要在债权市场发债融资,更是几乎不可能。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简单分析了我国目前阶段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程度,可以得出要解放我国最广大的生产力,就必须改革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同时也必须改革资本市场的准入问题以及资源错配问题,它们导致了我们国家的生产资料未能被有效配置。如果套用供给侧改革的说法,金融领域的改革是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供给侧改革。

5

六、新三板的三个代表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个代表”,我们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此我也借用一下,我认为新三板也完全符合这三个代表,战略型新兴产业就是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大力发展新三板,解决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融资、发展问题,就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三板所服务的是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随着这些企业的兴起发展而来的新的商业文明,就是我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新三板,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可以解决、改善几亿人的就业、家庭生活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这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突破口,既然是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新三板的迅猛发展会增加资本市场上优质企业的供给,从而打破A股垄断,分流市场资金,拉低现存A股企业的市盈率,从而让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受损。比如大力发展新三板,将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私募机构,从而分流了银行存款,造成资金脱媒,这也会直接损害银行体系的利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要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如果为了继续维持主板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和银行体系的超额利润,从而限制新三板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就不是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与我们党的宗旨背道而驰。


我在2月27日写过一篇文章叫做《2000字读懂刘士余讲话和郭树清进京》,也是用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主要执行者的主要策略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的分析了大力发展新三板,尽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释放他们的生产力,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关心新三板,关注“张可亮的三板会”的朋友们,可以将此文与《2000字读懂刘士余讲话和郭树清进京》,以及《新三板,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结合起来读,应该可以更好的理解我国新三板建设的伟大意义,在这个众人普遍悲观失望的今天,继续保持对新三板市场的坚定信心,继续保持对我们国家繁荣发展的信心!


今天,刚看完建军90周年沙场大阅兵,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振我民心,壮我国威。习主席的讲话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党为拥有这样的英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全国各族人民为拥有这样的英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军队有信心,对我们党和国家还有信心,那就继续坚定对新三板的信心吧!十八大以来,国家搭梁建柱,将新三板推向全国,启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十九大以后,新三板必将成为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历史将会证明,新三板必将可以比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开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制度变革。


以上是新三板观点内容,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观点频道(原标题:张可亮:新三板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