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证监会发文肯定并购重组,新三板市场并购优于A股!
一、证监会发文肯定了并购重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
证监会8月15日发文称,近年来,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大力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扎实开展“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
按全市场口径统计,2013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为8892亿元,到2016年已增至2.3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41.14%,居全球第二,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从证监会本次发文的内容不难看出,管理层总体上肯定了并购重组在过去这些年中对实体经济的正面贡献,同时也是并购重组市场沉寂一年多以来态度的重要转变。
证监会将并购重组定义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在并购重组逐渐重新放开及工业4.0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与拥有成熟技术的新兴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加速产业转型,将会成为逐步恢复理性的并购重组市场所关注的重点。主要涉及钢铁、汽车、纺织、电力、船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二、2016年收紧并购重组的背景
(1)与IPO争抢资源
2016年主板IPO申请共审核169家,通过审核的有158家,通过率为93.49%。另外,2016年全年已发行或待发行新股共267只,与以往相比,2016年新股发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本就已经承受着巨大压力的IPO堰塞湖,监管部门自然希望能通过一些有效手段来进行减压,缓解IPO堆积过多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2016年上半年表现强势的并购重组市场自然就被视为了IPO的头号劲敌。
(2)中概股回归潮
数据显示,2016年在美交易的中概股市盈率中位数是16倍,而沪市、深市市盈率中位数为57倍,可以看到中概股在美国股市估值明显偏低。在这种情况下,中概股回归A股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但是,中概股回归是实际需要还是仅仅为了套利,也成为了一个监管重点。
数据统计,2011年—2015年,深圳综指上涨了83%,而同期彭博中概股指数只上涨了19%。巨大的价差再加上汇率差异,难免让人觉得中概股回归动机不纯,因此收紧并购重组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也是中概股回归潮下严防投机者套利的一个重要手段。
(3)跨界并购注重概念不顾实质
在并购大潮愈演愈烈的过程中,跨界并购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加,对于一些想要扩展自身业务范围的企业来说,并购是一种最简单快速的方法,要是能收购到一家已经比较成熟的公司,那更是为公司省下了大量业务拓展方面的资金。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当跨界并购变得流行起来的时候,更多的公司只是为了“蹭热点”,并购的形式开始变得更重于实质,很多公司并购的目的只是为了概念而不是真的因为业务需要。这种重概念不重实质的并购思路带来的就是大量的失败案例,即便是并购成功的公司,也很有可能因为盲目并购而带来损失。
例如粤宏远A,2009年和2010年,在能源价格高企的时候,该公司先后斥资逾亿元,在贵州收购了2家煤矿公司,主业也从房地产拓展至能源行业。只是在尝到短暂的并购“甜头”后,煤炭价格一路下跌,加上国家清理整顿中小煤矿,粤宏远A买入的煤矿非但不能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反而严重地拖了后腿。
(4)并购承诺业绩不达标
除了上文提到的盲目并购,并购承诺业绩不达标也是监管层决定收紧并购重组政策的一大原因。数据显示,2016年合计有657次收购资产需要完成业绩承诺,涉及503家上市公司,然而从对赌协议承诺盈利完成情况来看,133起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涉及上市公司121家,超过24%的并购承诺业绩不达标。
从这组数据来看监管层选择收紧并购重组政策实在是个明智之举,在下半年政策收紧的影响下尚有24%未达标,如果完全放开,可能这一数据还将继续飙升。
特别是文化、游戏和影视类并购标的概念火热,许多为了蹭概念的公司轻易吃进这些轻资产属性的标的,就极容易受到巨大行业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防止承诺业绩不达标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从而对整个市场造成影响,收紧并购重组政策即保护了上市公司少受补偿业绩的资金损失,也保护了市场使其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