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 创业 动态 / 观点 > 2017年全年解禁股数量为1359亿股 市场压力颇大

2017年全年解禁股数量为1359亿股 市场压力颇大

2017-06-28 12:22  来源:新三板在线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新三板在线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持续遭受大股东解禁和机构产品到期的压力,且下半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解禁股数量为1359亿股,超过2016年全年的1159亿股解禁股数量;2017年下半年尚有787亿股解禁。同时,下半年至少有83只新三板投资基金到期。

  巨量“筹码”涌向市场,对于流动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场冲击巨大。有投资机构人士表示,流动性“筛子”将在新三板市场大浪淘沙,“马太效应”将显现。优质公司借助筹码流动继续体现价值,部分公司将面临流动性的巨大压力。

  解禁压力来临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整体偏弱。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三板做市指数整体下跌4.69%,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三板做市指数大幅下跌8.60%。其中,6月22日,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059.93点,创下2015年设立以来新低。同时,成交量不断下滑。6月22日,新三板全部挂牌企业成交总量13.84亿元,日换手率为0.09。其中,1549家做市企业成交额仅3.06亿元,日换手率0.11。市场“寡淡”与此前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1至4月,三板做市指数曾暴涨1.6倍,整个市场2100家挂牌企业日成交额超过30亿元。

  市场低迷与多重原因有关。今年以来,持续汹涌的解禁潮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联讯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按照股转系统业务规则,挂牌公司股票实行转让限售,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所持有股份解除限售须按照“两年三批”的规定执行。即挂牌之日、挂牌满一年和两年可分别解除1/3股票的限售。

  自2016年8月以来,新三板市场迎来限售股解禁高峰。进入2017年,大规模解禁的态势更加迅猛。2017年全年解禁数量为1359亿股,而2016年全年解禁1159亿股。截至6月20日,2017年新三板共有4804次限售股到期解禁,涉及股票4204只,解禁572亿股,占全年解禁股数的42%。下半年,大规模解禁的势头不减,尚有6684次限售股到期解禁,787亿股尚需解禁。

  观察近期新三板市场的解禁情况,确实让投资者感到压力。根据财汇大数据终端数据,截至6月26日,新三板公司已发布700多份限售股解禁公告。仅6月26日就有万方网络、津宇嘉信、振华泵业、淘金互动、驿路通、电信易通、北国传媒等企业公告股票解除限售。

  从2017年各月解禁股次数和数量看,上半年解禁规模最大的月份为3月,共解禁159亿股;8月将迎来全年第二次解禁高峰,限售股解禁次数为1554次,解禁158亿股。

  “相对市场流动性而言,解禁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不同质地和市场认可度的公司承受压力能力不同。质地较差的公司面对流动性压力,可能导致难以顺利套现;部分优质更容易在买卖双方之间达成相对均衡的价格。”某公募基金新三板投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过,限售股解禁并不意味着股东的直接抛售。“新三板市场长期低迷,我们公司的价值被市场低估,公司部分大股东的股份解禁后,卖出变现的意愿并不强烈。另外,很多限售股股东并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而是价值投资甚至是参与经营管理,解禁后不会大量抛售。”一家新三板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

  联讯证券指出,考虑到新三板估值下行空间有限,不少公司存在被市场低估的可能,股东抛售意愿可能不会很大。

  产品到期冲击大

  除了限售股解禁外,新三板市场大批基金产品即将到期,这一压力或许更为现实。联讯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伴随着新三板的扩容,众多基金理财产品相继成立。2015年共有3533只新三板基金产品成立,2016年成立3722只;截至6月21日,2017年以来,1034只新三板相关基金理财产品成立。当前,参与投资新三板企业的相关基金理财产品为8940只,包括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信托计划。

  从目前情况看,新三板迎来理财产品到期潮。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2017年以来已有125只相关基金理财产品到期。相比2016年仅有41只到期产品已翻倍有余。根据统计数据,2017年下半年,至少有83只新三板投资基金到期。此外,还有更多未公布到期时间的基金理财产品可能到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一家新三板资管计划管理人处了解到,其管理的产品即将面临退出期,现实的压力不小。“资管计划到期退出更为硬性。虽然存在延期机制,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少资金无心恋战,产品到期抛售的可能性存在”。该人士表示,当前新三板“三类股东”的问题悬而未决,一些投资业绩不错的产品反倒容易到期被资金赎回。“看不到更好的前途情况下,资金可能选择落袋为安”。

  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指出,部分到期基金理财产品存在延期的可能。此外,在2017年下半年即将到期的基金理财产品中,13只自成立以来回报率为0,另有15只甚至自成立以来回报率为负。这些基金产品如果到期,投资人应该会审慎决定是否抛售。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纳入排名的182只投资于新三板的私募基金中,近5月平均收益率为-1.36%,与前4月相比跌幅进一步扩大;其中,6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35.16%,近三分之二投资于新三板的私募基金前5月的投资收益为负。因此,在产品真正退出之际,不少投资人需要跨过“亏钱退出”的坎。

  “从今年上半年部分到期产品实际操作的情况看,很多产品选择了延期,或者做多次清算。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种方式可能仍属主流。另外,‘三类股东’问题目前仍没有实质性进展,使得实际操作难度加大。同时,新产品较难募集,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本轮产品密集到期退出的难度。”前述公募基金新三板投资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场甚至形成一个诡异局面:亏钱,退出难度大,反而能留住投资者。

  “马太效应”凸显

  不论是解禁压力还是产品到期,都是折射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稀缺”。

  吸引投资方的前提是投资能获得盈利、投资能有效退出。新三板目前的现状却是投资者既难盈利又难退出。新三板整体市场日均成交金额长期徘徊在10亿元左右,绝大部分是僵尸股,即使交易活跃的公司成交量也不过千万。这种情况导致新三板的投资者退出渠道有限,大部分处于“套牢”状态。

  限售股解禁、产品到期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将考验新三板市场。“尽管解禁和产品到期将导致多少筹码流向市场未有明确数字,但其对市场造成的压力明显。新三板市场目前的流动性难以承受这样的冲击。”国金证券(600109)新三板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不过,流动性的压力之下,可能筛选出真正优质投资标的。有私募机构人士认为,市场在解禁、到期等的压力下,可能出现去伪存真的效果,流动性将成为市场真正的“筛子”。“市场‘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优质公司借助筹码的流动继续体现价值,部分公司则将面临流动性的巨大压力。限售股解禁、机构产品到期将让这类公司不堪重负。”

  “在新三板投资,要特别注意控制节奏,注意安排一部分流动性。在遴选公司时,我们一直将股票的真实流动性和股东结构作为重要一环加以考虑。市场和产业界公认的好公司流动性相对较好,只是不同市场环境下估值会有所波动;股东结构多元和适当分散,在未来退出时会更容易找到对手盘。”前述公募基金新三板投资人士称。

  要解决流动性问题需要制度设计的完善。“新三板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制度等方面都在创新,市场发展伴随制度的不断完善。不过,2016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预期强烈的几个重磅制度始终没有落地,包括大宗交易平台的推出、竞价交易、公募基金入市、降低投资者门槛、精选层等。由于存在诸多市场痛点,需通过制度完善来解决。”北京新鼎荣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驰指出。

  在巨大的流动性压力下,不少机构仍在继续寻找新三板的投资机会。“期待新三板市场制度设计尽快理顺,发挥新三板市场应有的价值。当前新三板市场价值发现机制等相对紊乱,一旦制度理顺,市场的活力将快速显现。对于优质公司不妨提前布局,政策大方向一直比较明确,政策红利落地可期。”前述国金证券新三板市场人士表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