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社交电商时代的“毒草”

社交电商时代的“毒草”

2017-09-12 21:53  来源:新京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新京报

不少购物平台、网站都推出了用户“用后感”笔记分享功能,有不少用户在购买前会翻翻他人写的笔记决定是否“拔草”,有些产品也因为这些笔记从小众产品变成了“网红”。

没有使用过产品,却按照商家的要求,写出了所谓的“用后感”,显然是在弄虚作假,是赤裸裸的软文推广。

电商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经数次迭代升级,如今已进入社交电商时代。电商销售模式从“百货商场”“专卖店”演进为“买手店”,具有“移动+社交”特性,主要服务于对某种定位的商品有兴趣的消费者,用各种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推荐与发现。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购物网站上,都有很多职业买手、网络大V进行商品推荐,他们拥有大量忠诚粉丝,容易形成市场推动效应。

代写“测评软文”一篇仅为20元到80元,一般要求图文结合,300字以上,从价码来看实在是太低了。可偏偏有诸多写手甘愿折腰,撰写虚假体验挣这点散碎银子,实在是令人感到费解。如果商品出现问题,引发消费者的质疑和批评,甚至会因此触犯法律。将自己的声誉押注在上面,真的值吗?

“用后感”“测评笔记”都是以用户的角度出发,描述自己使用商品的体验感受,由于其是收费写作,又在社交平台、购物网站上发布,起到推广宣传商品、诱导销售的效果,实际上就属于广告代言性质。而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做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做推荐证明。(原标题:“用后感”写手:社交电商时代的“毒草”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