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管清友谈金融中心:中国应有多个区域金融中心

管清友谈金融中心:中国应有多个区域金融中心

2017-08-11 08:13  来源:新浪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新浪财经

财经365讯 如果将资本比作血液,那么实体产业就是躯干,金融中心则为心脏,源源不断地把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支撑其运行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培育多少个这样的“心脏”?

管清友:中国应有多个区域金融中心

管清友:中国应有多个区域金融中心

  如果将资本比作血液,那么实体产业就是躯干,金融中心则为心脏,源源不断地把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支撑其运行和发展。全国视野下,已有华东的上海和华南的深圳两个国际性金融中心,而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等区域金融中心也逐渐成型。

  从时间到空间,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成为新一线城市发展的题中之意。下文将逐步剖析其中规律,辨明在争先发展中,应强调竞争还是合作的问题,解读新一线城市面临着的发展契机。

  发展金融要因地制宜

  金融与实体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的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金融也会反过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通过服务具体的企业、产业、区域经济等来实现,对城市来说同样如此,借助不同的金融业态来实现。

  金融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意义非常大,特别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我们看一个城市,无非是关注GDP总量、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指标。而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来支撑城市产业发展,以不同形式、业态的金融,服务于当地企业、产业和居民,最终也会体现在城市对应的宏观指标上。除了宏观指标,还会表现在基础设施等社会指标上。例如,城市中有很多重大的基础设施需要金融机构来支持,像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用PPP模式,通过相关金融机构的引入来实现较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要建立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首先,不同区域对金融的需求存在着差异。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言,企业和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对较高,金融服务的层级也相对较高端,而有些区域,在利用金融、资本的手段上还不太娴熟。由于需求层次的不同,金融层次也就相应不同,金融机构就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来提供服务;其次,发展金融要因地制宜,一哄而上肯定行不通。除上海、香港等金融中心外,金融服务一般要依托本地产业,产业和实体经济是基础,有的地方实体产业发展还远不足以支撑金融服务。

  这几年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正积极推进,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服务的提供,企业和产业充分利用资本金融工具投、融资,实现产业链的扩展、升级等方面。比如说很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引入高端的装备、流水线,或者通过并购的形式完善了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等。

  曾有人把资本比喻为经济的血液,产业为躯干,金融中心则是心脏。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培育多少个这样的“心脏”?具体多少数量这个很难一概而论,因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实际上是与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相匹配的,这与世界顶级的金融中心如伦敦、香港不同,因为它们是服务全世界的金融中心,而区域金融中心则主要辐射本区域,所以本区域的实体经济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四大要素

  金融与实体的发展不同,资本是跨区流动的,资金是跨区融通的,所以,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很难用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去界定。因此,区域之间的金融合作显得非常必要,我觉得应该更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全球好的金融中心建设模式有三个例子值得我们参考。第一是我国杭州,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兴起,带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拓展了金融的外延,带有创新性;第二是迪拜。迪拜的发展实际上在于欧亚之间大量的转口贸易,使之成为一个服务于转口贸易的金融中心。第三个是新加坡,新加坡服务于大量海上贸易、转口贸易,所以新加坡金融业态的发展也很有特点。这些例子说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服务于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一定要把西部的成都一步建设成香港,这不现实。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已将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产业基础比较好;第二,金融资本意识比较强。首先,成都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因为成都不仅产业基础好,而且思想比较解放,特别是最近在人才吸引方面较为引人关注;其次,杭州未来在新金融业、新金融服务方面大有弯道超车之势,或者说有可能是未来新金融业态的中心城市。这几年我看到成都、杭州、南京、苏州、武汉发展金融都各有特点,未来这些城市在金融业的发展上在新一线城市里可能会比较领先。

  就中国西部而言,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总体有四大不可或缺要素:原始资本、产业基础、人才和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制方面,通过最市场化、最有效的机制把资本和人结合起来,能够把各个金融业态做起来,并不断拓展、完善。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发现,如果有合适的机制、人才,大的环境配合的话,可能3~5年内,金融业就能很快发展起来。在人才方面,成都做得很好,我们最近都在讨论成都的产业新政,人才政策非常宽松。

  成都可争取成为金融科技前沿城市

  成都、西安等四座城市有望成为准(新)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在金融业态发展上的空间比较大。现在统计城市金融的发展,喜欢以金融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或本地所属的各个金融业态机构的数量、规模来衡量,但总结起来还在用区划的概念去束缚金融发展的业态,而我更愿意用股份或者资本的形式来表示。

  如果当地服务能够出现比较好、大的金融平台,就标志着当地金融业或是当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良好。客观来讲,就目前的新一线城市中,基本没有特别大、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或全球性的金融控股平台。

  近几年来,金融科技不断发展,以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金融业,金融科技是新一线城市的重要发展契机。以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在建立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有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像科技金融,属于较前沿的技术,商业模式还不太成熟,存在着不同的技术路线。例如,杭州就是借助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金融科技本身也有一个技术路线的选择,包括区块链、大数据这些前沿技术等。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可以通过政策的支持,人才的积聚,争取成为金融科技的前沿城市,比如未来在金融科技方面可以每年做一些论坛、会议,把这些资源都导进来,把项目导出去。

到此,小编要和广大的投资者朋友们说再见啦,大家是不是很舍不得小编呢?不用伤心,不用难过,大家可以阅读下面的几篇文章,财经365的小编永远伴随着您!!更多的资讯请关注财经365热点频道!!!(原标题:管清友:中国应有多个区域金融中心)

推荐阅读>>>

管涛谈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金融发展滞后

管清友:中国经济正在无奈地回归本源、常态和价值

盘和林提醒投资者:切莫盲目迷信“亿元注册资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