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面对金融危机时,不骄不躁,泰然处之

面对金融危机时,不骄不躁,泰然处之

2017-09-15 19:2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清晰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为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创造扫除不必要的制度成本,使我们面对危机时,不骄不躁,泰然处之。

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2007年次贷危机自爆发至今转眼已十年。苏轼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些曾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头——新世纪金融公司、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美国国际集团等,有的被兼并收购破产处置,有的改头换面物是人非,华尔街投行的翘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更是转身成为银行控股集团而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以史为镜回顾过往,更多是希望从历史痕迹中找寻可资借鉴的线索,以过往警示现在和未来。然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金融危机亦然,没有两次危机是完全同构同轨的。

  更可能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虽然金融危机前都有征兆,但征兆并不能成为行动指引。早在2004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直言“长短期利率之谜”,并警示金融市场风险,也感叹资产泡沫纵可预见,却无法精确度量和制定对策,因为但凡正在孕育的危机,都形成于人力不可阻挡的趋势中,人们可以在朦胧中感知危机来临时的味道,但只要趋势的音符还在播放,身临其境中的各方就会继续翩翩起舞,直到市场猝不及防地脆断。

  这其实就是市场的晦涩之处,也是市场最值得敬畏的地方。市场是所有已知资源配置方式中最有效的机制,并非缘于市场具有中心化的、无所不知的调节中枢,而是其呈现的联系分布式去中心化系统,没有机构和个人对整个市场的全貌了然于胸,每个主体都按照自利博弈原则自发地寻找最有利的答案,并在即时动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策略,从而集积成市场的集体智慧。

  所谓的理性更多是基于个体的价值判断,对于市场这个分布式生态系统,只能用一切皆有可能来形容,用理性来评价市场走势,需要修正的是理性而非市场,因为市场遵循存在即合理,而非合理地存在。用理性解释不了的市场行为,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理性失灵,即市场不会迎合人的预期,但人的行为决定市场趋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用《人的行为》来冠名其专著,而非《经济学原理》,很大程度上就是认识到了“原理”的单调理性和内含似是而非的价值判断。

  然而,每次危机都有很多人宣称自己已经听到了危机脆断声,如次贷危机中的末日博士鲁比尼、东亚危机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勒等,他们是在宣扬危机的可知和可控论。这其实是将自身置于甚至高于“上帝”的位置,而很多时候上帝都在掷骰子,如了解地球物理学的都清楚哪些地方是地壳活跃带,有发生地震等强烈地壳活动的风险,但至今没有任何方法能准确预测到地震的发生时点,因此地震防护做得好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把功力更多用在搭建抗震建筑设施、普及防震知识及震后善后处理等。要预判比物理世界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恐怕从统计学角度未必会有比扔骰子更靠谱的方法了。

  其实,号称预测得到危机的专家们,听到的更多是风险欲来的习习之声,而非危机爆发的脆断之响,而习习风险之声每时每刻都存在,不同的人的感受力和承载力不同,这也构成了市场交易的基础(有判断和定价分歧,才有交易),将个体对风险的观感体悟力,描述成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可承载能力,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交易主体间实施议价的攻心策略,这也就成为了市场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危言耸听,而事后看绝大多数都是“狼来了”的传说。

  以次贷危机为例,早在2005年危机的苗头就初露端倪,部分机构和个人都看到了CDO、CDS、CDX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化问题,并警示着即将来临的风险,包括当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多将“长短期利率之谜”的扭曲问题,归因于当时中国大规模储蓄出口对美国市场长期利率的抑制等,一时间似乎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市场存在系统扭曲。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看到灰犀牛的人比比皆是,但市场之“势”已成,所有参与者都被绑在了战车上,理性使大家只能随着音乐继续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因为在市场之“势”成型之后,再强大的个体与市场之“势”对弈,都如螳臂当车,充其量只是希望在危机爆发前夕收窄自身敞口风险,《大空头》中的那些做空者,普遍遭遇到市场之“势”无情的碾压,最后胜利的做空者拼的更多是勇气。

  现在很多人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已在潜伏中,因为上一次危机已过十年,而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存在着十年左右一次的金融危机,预测和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成为了显学。

  严格地说,除了美国历经痛苦地去杠杆后逐渐走出危机,并进入加息周期,以及欧盟经济复苏有所起色外,大多数国家都尚未从上一次危机的惯性轨道中摆脱出来。而且即便是在美欧等国家,由于央行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浇灌和各种扭曲操作,经济潜在增长率耗损、扭曲着市场的资源配置等仍然存在,复苏不稳定性依然突出。更值得警惕的是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自次贷危机以来,一直都没有进行过像样的去杠杆,反而不断地进行加杠杆操作等,从而不仅没有有效从上一轮危机中走出,而且还在培育着下一个灰犀牛之“势”。

  其实,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金融体系中的繁荣—危机—繁荣,类似于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无法只留下繁荣、摒弃危机,除非取缔市场。灰犀牛也好,黑天鹅也罢,最核心的危机处理思路是清晰厘清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边界,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这是正视金融危机之道。

  唯有有形之手,履职于为经济社会提供有效的透明性担保和防护型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提供能正确做事的程序正义,奋战于较高经济社会外部性的事业中,市场才能充分高效地发挥纠错机制,自发地应对好经济周期,经济才能在痛并快乐中健康运转。

  否则,若为防范经济金融危机,有形之手更“有为”地直接介入到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中,就意味着参与到了经济社会的周期之“势”中而难以自拔。有形之手既身在其中又想超然其身,就如同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原标题:评论:正视金融危机之道)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