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聚焦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监管引领银行业支持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监管引领银行业支持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7-09-06 21:3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5日,第128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聚焦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监管引领银行业支持江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银监局相关领导和江苏银行行长季明等三家银行主要负责人做了详细介绍。我们仔细地阅读了发布内容,总体来说,发布会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数据详实、内容丰富,展现了江苏银行业对区域内实体经济担负的责任和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国内普遍出现了经济脱实向虚的迹象,金融资产扩张的速度惊人,从民营到国企,都出现了一股金融投资热潮,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做企业的不再安于生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收益率要远低于投资收益率,比如商业银行目前的资本回报率在12%左右,而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下降至5%以下。在实体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业资金大量投资同业资产。

  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成本太高了,美国企业的债务总量占GDP的60%不到,中国企业的债务占GDP的150%。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40%左右,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0%左右。

  甚至连不少地方政府也都到处争夺金融投资项目,社会资本通过层层加杠杆,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实体经济获得资金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金融资产泡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宏观上是金融业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的6%上升至8%,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从33%下降至30%。

  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是要有选择性的,并不是所有实体经济我们都要鼓励支持,产能严重过剩、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高耗能的产业就要限制融资,倒逼其退出市场。所以江苏在2010年就确定了要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

  在这方面,江苏银行业的做法值得点赞。根据发布会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对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内外融资余额高达6527.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4694.87亿元,较年初增加520亿元,增长12.46%。

  这个规模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查阅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相关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区域境内贷款余额达10.008万亿,这意味着十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达4.7%,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对节能环保企业表内外融资余额已达 1235 亿元,成为十大新兴产业获得信贷占比最高的产业。

  政府的政策引导对银行业的业务重点影响比较大。比如江苏银行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对新兴产业出台专门的经营和审批指引,明确新兴产业列入优先支持类行业,在担保措施等方面给予优惠,安排专项规模支持。

  除了贷款难,贷款贵也是实体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不过从江苏来看,新兴产业能够从银行拿到“良心价”。

  数据显示,江苏省内各银行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执行优惠利率,2017年上半年银行平均贷款利率5.408% ,同比下降15. 37个BP ,其中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平均利率下降为5.775% ,同比下降35.5个BP 。

  关系到银行的经济利益,在社会资金成本普遍走高的情况下,银行舍得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是难能可贵的。

  江苏银行业为什么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有热情呢?这就有监管和自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监管引导。2016年江苏银监局专门出台了《江苏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意见》组织银行机构开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自评估,督促银行机构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信贷有效供给,为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针对部分金融机构存在服务实体经济主业不突出的问题,2016年,江苏银监局会同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建立考核机制,按月通报考核各银行机构制造业贷款情况。

  近年来,银监会一再强调强监管思路,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对同业业务、金融杠杆、贷款结构等方面进行审慎性监管,从上半年开始的“三三四”检查矛头直指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的乱象,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实践证明,通过强监管来遏制银行业“脱实向虚”,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最明显的。

  另一方面是在银行业的自我调整。如江苏银行今年上半年就下发重点白名单客户1064户,并将战略新兴产业营销指标纳入KPI考核体系。

  而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些银行机构尝试改革目前的信贷人员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务实的尽职免责制度和激励制度,适当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的风险容忍度。如一些机构对风险敞口余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不良贷款予以免责,对重点高新产业园区不良贷款容忍度最高提升至3%。

  解铃还须系铃人,让金融业返璞归真,在直接融资短期无法见效的情况下,银行业是转型的核心,只有银行业的底线守住了,实体经济才能重新看到希望。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实体经济转型方向,谁能抓住转型时机谁就能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从政府监管部门层面,单纯靠行政管制推进“脱虚入实”并非长期之策,金融资本的“脱虚入实”还有赖于实体企业回报率上升,一方面需要政府继续采取措施降低税收、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基础科学创新、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只要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提升,金融资本自然会逐利而来。(原标题:评论:为监管引领银行业“脱虚入实”的担当之举点赞)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