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应该大力鼓励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年轻人,回乡竞选村官

应该大力鼓励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年轻人,回乡竞选村官

2017-09-06 20:54  来源: 证券时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证券时报

我的同乡前辈严强华老师目前正在湖北某村扶贫,村子里有一个上访户,在他下去扶贫的这几个月中,已经两次跑到北京去信访,就是怀疑他们村村长在修大广高速征地补偿时,贪污了钱,镇里调查已有结论:举报不实。但她不服,怀疑官官相护,毅然上访。如今村长早下台了,镇里干部也换了好几届,但她依然不依不饶,前前后后十年,有空就进京,为了安抚她,村里和镇里耗费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资金,已经成了当地的维稳之难。

  在我们县城,我经常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举着一杆巨大的国旗,在正街四处游荡;还有一个人,每天什么事也不做,只要是工作日,差不多天天上午往县委大院跑,软磨硬泡就跟朝九晚五上班一样;还有一个民办教师,缠闹十年终于逼得政府把他改成公办,还补发了工资,但他的能力上不了讲台,于是为要求政府给他安排一个拿钱不教书的轻省活儿而继续上访;还有个妇女为换宅基地的事带着孩子上访十几年,县里截访花费的钱远超给她盖房的钱。更可叹的是,她的一个女儿在上访中长大,已经变成小偷。

  这些人就是基层的信访群体的基本面貌。除了极少数人真的是有冤无处申诉,大部分都是爱钻牛角尖的“扭筋子”,他们的心里面没有是非只有气,无论用什么手段,非要把这口气出了。

  信访,本是一项政府的司法救济,借信访渠道修补这个国家因为法制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种种漏洞,如今这项德政已经越来越变得面目全非,上上下下无不怨声载道,信访者埋怨他毫无效力,基层政府在信访考核的压力下也辗转反侧,法律界呼吁以法律渠道取代信访渠道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但信访制度真的是取消了,就皆大欢喜了吗?我深深赞同我的一个基层干部朋友的话:如果维系现在的信访制度,基层的维稳费用越来越高,参与信访的乡村群众会越来越多;如果废除了现在的信访制度,那基层无法无天、民冤难申的情况就更加令人发指了。废与不废间,让人千万难!

  但以我在乡村的生活经历来讲,信访压力越来越大,信访群体越来越大,跟信访制度存废其实并无关联,而是与乡间缺乏主事人,没有可以裁断是非的中正,没有让人服其德行的耆老。乡邻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辄互相斗殴,争斗不过就四处上访,这才是信访难题的核心所在。

  乡下的老人讲过一句很精到的话:王法如炉,民如草。解决信访难题,要让民众敬畏法律,要让他们也服从道德,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法不必畏,德不必遵,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闹的访民越能如愿,这样的典型越多,民风越颓败,信访的群体自然越大。

  古代的乡村中,有三老,有族长这样的传统权威,村民之间矛盾冲突不必通过官府,直接找这些人公正裁断,矛盾自然化解。如今乡村巨变,再重走老路,已经无路可走,要开辟新路,还是要从道德着眼。

  首先,树正面典型。这是立竿见影的做法。农村这些年来大家羡慕的典型,是会赚钱的,至于是正道来的还是坑蒙拐骗来的,谁也不在乎。只有把农村那些做人体面、讲究私德的家庭和个人树立成典型,扭转社会以功利为尚、笑贫不笑娼的风气,让乡民们普遍把缠访闹访的行为当做一种败坏门风的丑事,形成这样的道德压力,才能从基本上遏制信访问题的蔓延。

  其次是基层政府要把施政的重心从招商引资上转向基层治理。目前村镇干部许多人在岗多年,暮气沉沉,乡愿气息浓厚,凡事和稀泥,遇到事情就躲,乐得做个好好先生、太平村官。

这种因循保守的基层人员,德不足以服众,才不足以立威,在乡村中起不到精神砥柱、道德权威的作用。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年轻人,回乡竞选村官,以青年新鲜血液,替换当前暮气,改变个别基层无为、混天度日的现状;与树立遵德守礼的家庭典型双管齐下,一定可以扭转民风,从根本上对信访问题来一个釜底抽薪。(原标题:周鹏飞:信访实质是个道德失衡问题 而非法律缺陷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