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对于隐含风险而且快速增长的ICO,严格监管正当其时发行融资活动

对于隐含风险而且快速增长的ICO,严格监管正当其时发行融资活动

2017-09-05 19:4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9月4日下午,央行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六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进行严厉定性:“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对ICO(首次代币发行)这一新生金融现象,央行等监管部门的反应可谓快速。对于隐含风险而且快速增长的ICO,严格监管正当其时发行融资活动。

  上述部门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应当立即停止。

  ICO与IPO(新股发行)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但ICO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数字货币,一般称之为代币(Token),区块链初创公司以众筹的方式,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数字货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目的。如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受到欢迎,使用者多,代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旺盛需求推高代币价格,持有者因而获得价格上涨的收益。

  目前,央行等监管部门认为,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16年以来,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虚拟货币在中国的交易量不断扩大、价格大涨,直接催生了2017年ICO的爆发式增长。7月2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监测发现面向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43家,完成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加人次达10.5万。在国外市场,截至2016年下半年,ICO全球融资总额跃升至两亿美元,而2014年,ICO的融资规模尚不到2600万美元,2015年更是一度下滑至1400万美元。

  资金的涌入,让一次ICO几天甚至几小时筹集千万美元,3月16日,国内智能合约创新平台量子链(Qtum)开始ICO,5天时间内筹集到价值1500万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币;4月26日,致力于预测市场的项目Gnosis开始ICO,仅15分钟ICO就圆满成功。随后,暴涨100~300倍的项目不在少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出现了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的庞氏骗局。相比P2P行业当时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行传销之实的ICO项目可以打出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并进行诱惑性宣传。迄今为止,百川币、维卡币、珍宝币、五行币等被查获和曝光为数字货币传销案,另有若干尚未浮出水面者。

  ICO相关风险日渐显现,却尚处于监管空白期。此时,监管层出手规范,十分必要。

  目前以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私募股权投资等名义的非法集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迷惑性强,辨别难度大。在监管、法规体系准备好将ICO纳入之前,一旦出现类似传销或庞氏骗局情形,不妨直接取缔。此次“一刀切”停止ICO之后,下一步是永久停止,还是有序放开、纳入监管,则需要尽快议定。此前有区块链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至少有90%的ICO项目都不靠谱。那么,对致力于区块链技术运用的少数靠谱的ICO项目,作为金融前沿科技,也需要对新技术给予必要宽容。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对ICO都已经出台监管政策,多数是参考证券发行规则,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国制定政策的参考。(原标题:评论:严管ICO正当其时)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