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汇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脱贫攻坚意义重大

汇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脱贫攻坚意义重大

2017-08-24 16:15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海楠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新兴力量,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此前有关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均明确提出了“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制定出台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专项政策”等要求,《意见》的发布可视为对此前政策部署的具体兑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脱贫攻坚需要汇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事无巨细,精确使用扶贫资金,利用合理的政策机制,促使各行业专业人才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发挥力量,共促脱贫攻坚目标的高效达成。

  聚集社会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时限。全面小康的实现需要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贫困问题也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致命短板,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脱贫目标的达成,方可让全面小康的实现彰显出本质意义。为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兑现中国对全体民众乃至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政府一直秉承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定位,不断加大投入财政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以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指标都得到全面提升。

  正如贫困问题具有复杂性,脱贫扶贫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聚集全社会各方力量方可实现共同目标。扶贫实践中,各地方也都形成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如今,《意见》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旨在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率,确保目标早日实现。

  根据《意见》明确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服务内容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要在贫困地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围绕脱贫攻坚的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五方面服务。

  一是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二是参与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三是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四是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五是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服务。

  不难发现,以上服务内容正是政府主体难以发挥作用的所谓“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以确保具体的扶贫脱贫政策能切实落地。

  “脱贫工作在我国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也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脱贫攻坚并非易事,我国想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注定困难重重。尤其是在当前正处于转型调整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在扶贫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基础上,尚未实现脱贫的任务领域注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彭刚强调,对我国而言,在已经明确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必须确保高效率地实施和执行任务部署,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要找到符合当前背景下推进扶贫工作实施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投身脱贫攻坚的具体领域,势必能够由小及大发挥出促进脱贫目标早日实现的积极作用。”

  引入专业人才发力脱贫攻坚重点项目

  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既有政策部署框架下势必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才能确保具体工作得以落实。根据《意见》,将扶持壮大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意见》还明确将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此外,还将依托乡(镇)社会救助站、综合服务设施等建设一批社会工作服务站点。

  在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上,《意见》要求,第一,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第二,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第三,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第四,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

  不难发现,伴随扶贫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脱贫攻坚正提出更趋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因此,必须形成共识的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需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只有不断提高政策措施的合理性,以及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才能确保提高减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化之于脱贫攻坚而言,正是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确保脱贫减贫工作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可见,对于脱贫攻坚而言,除了必要的资金投入之外,确保具体脱贫工作由专业人员操作同样必不可少。“这也是必须确保脱贫攻坚强化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所在。”彭刚认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贫困,根本上还是要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他说,解决贫困问题是需要较大投入的,这些投入正包括财物、人力、技术、管理、时间等。(原标题:评论:汇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