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陈功:大财团整顿清理有边界

陈功:大财团整顿清理有边界

2017-06-28 14:56  来源:新浪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新浪财经

  今年以来,国内不少大财团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证券市场上一些某某系的“枭雄”们受到调查,引发证券市场出现不小的震动;二是国内开始显著强化金融监管,近几年在海外投资特别活跃甚至“凶猛”的大财团受到“关照”,他们对外投资的资金流出,开始遇到明显的阻碍;第三类是以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近年在国内证券市场大肆举牌,试图控制一些实体企业,但由于引发市场强烈反弹,最终受到政府的抑制而作罢。上周传闻部分财团受到排查引发股债“双杀”的事件,就是近期复杂形势的注解。

  随着此前关于整顿某些财团的传闻不断成真,国内企业家和业内人士都陷入了一种来自市场经营之外的焦虑之中:这是什么性质的清理整顿?会有什么样的尺度和力度?今后会持续多长时间?相关的整顿有没有边界?……大家都试图尽量拨开迷雾,了解真相,减小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今后的方向和策略找到一些支撑性的判断。

  我个人相信,中国目前对于一些知名大财团的清理整顿工作还是有边界的,这是个基本判断。那么,如何看待这个边界?有几种情况:一是这些大财团的领导个人面临的际遇不同,有些人会受到影响,有些人则不会受到影响,这就要看他们的表现如何,也要看他们所涉及事情的性质和影响规模如何。过去也曾有财团领导协助调查,很快就没事回来的例子,企业继续经营,事业继续发展,这是最好的情况。

  二是他们通过资本收购等边缘渗透方式所导致的复杂资产关系,必须得到处理和抑制。这一轮所涉及的大财团,往往都涉及到跨行业投资或资产并购,财团的跨领域业务复杂、资产关系复杂、债务关系复杂、资金海内外调度复杂。虽然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但如果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可能关系到潜在金融风险或社会风险,或者涉及到资产大量对外转移,那就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行为了。这时候,国有银行必须清理其中含混不清的资产关系,对可能的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摸清底线在哪里。

  三是今后国内民营财团可能出现与国企混业的模式。我认为,今后恐怕会有适度的混业经营模式出现,也就是用国有企业来混业民营资本,如同王石的万科一样,在最新的股权变动之中,被深圳市地方国企所混业。万科的模式,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更多地出现。要指出的是,不同于目前所进行的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业改革,涉及民企财团的混业是他们主动邀请国企来混业民企。这种混业的目的,除了提供一定的资本支持,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以混合体制来获得安全感。这种混业可能体现在财团或上市公司的股权层面,也可能体现在民营财团的重大项目层面。

  伴随改革开放,中国的民营财团发展近四十年,还出现上述情况,颇让人感慨。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民营财团们虽然拥有各种资本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有些还是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但他们却对中国的“系统重要性”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去真正构建企业的“系统重要性”。

  我曾在内部讨论中强调了一种差别:绝不将“系统重要性”等同于“大而不能倒”。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家有这种误解,他们认为把企业规模做得越大、资产关系弄得越复杂、银行信贷和各种债务关系相互关联,就会屹立不倒。实际情况与此差别很大,有时候,“大而不能倒”可能会害死人。因此,今天国内财团所遇到的情况绝非是偶然的,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标签经济 国内 市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