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公募 / 私募 /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量化基金总规模破千亿 长线资金成催化剂

量化基金总规模破千亿 长线资金成催化剂

2018-07-16 16:43  来源:红刊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红刊财经

财经365讯,今年以来,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监管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发展重心放在了量化产品。截至7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量化基金84只,多家基金公司正在部署、筹划发行。

随着FOF、养老基金等大量长线机构资金进入市场,量化基金的价值正在逐步被认可。加上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辅助,量化基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基金行情

量化基金突破千亿规模

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场353只(各类份额分开计算)量化基金总规模达到1070.11亿元。其中,主动型量化基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222只基金规模达到644.68亿元;指数型量化基金、量化对冲基金数量较少,分别为93只、24只,基金规模分别为361.58亿元、31.26亿元;其他量化基金有14只,规模为32.59亿元。

实际上,量化基金2003年就已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发展比较缓慢,直至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A股市场正式迎来对冲时代,量化对冲产品逐步兴起,量化基金被市场认识。尤其是2013年以后,公募基金加大了对量化基金的投入,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公募量化基金快步突破千亿规模。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量化基金每年的新增产品数量仅为个位数;2013年以来新成立了326只量化基金,也就是说90%以上的量化基金是在过去5年中成立的:2013年至2017年,每年新成立的量化基金数量分别为14只、10只、40只、64只和114只。

15年来,量化基金赢得了发展空间,但横向比较,量化基金在公募基金产品中的占比仍然较小。鹏扬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江少坤表示,量化基金1000多亿的总规模还不到公募基金13万亿总规模的1%。国内量化投资市场依然处于早期,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监管精神指导下,基金公司将量化基金作为重点产品。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量化基金达到84只。同时,据最新的基金审批公示表,建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安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正在积极部署,计划发行量化基金。

除了可以实现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以外,在信达澳银基金投资总监王咏辉看来,基金公司发力量化投资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从公司角度看,量化基金投入产出高,一个量化投资团队可以管理9~10个产品;二是从产品来看,量化基金持股分散,即使产品踩雷,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不大。“今年债券违约比较多,一旦出现违约,公司股票投资也会受到影响。”

多方面力促

量化投资发展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基金公司在产品部署、人员扩充、技术支持、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向量化投资倾斜。

“未来机构投资者会对量化投资、指数被动投资有比较大的需求。”浦银安盛金融工程部总监陈士俊明确表示,该公司正在布局量化产品线,年初推出了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基金,目前正在发行浦银安盛量化多策略。

江少坤告诉记者,鹏扬基金已经制定了完整的量化投资产品发展计划,逐步推进。公募方面,计划推出的4只产品分别为跟踪沪深300的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型基金、全市场选股的主动量化基金,以及以量化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的公募FOF;同时,该公司还将在专户推出一系列追求绝对收益的量化策略。

泓德泓益量化混合基金经理苏昌景介绍,该公司未来会更加侧重主动量化基金,追求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超额收益,打造高信息比率的量化基金产品线。

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人士都提到,优秀的量化投资人才是发展量化基金的关键。公募基金纷纷启动团队组建工作。量化投资人才,成为今年很多基金公司争抢的对象。

据了解,泓德基金去年就把量化投资的投研人员独立出来,组建了量化投资部,以便倾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打造量化产品;鹏扬基金组建了多资产策略部和数量投资部,负责量化基金投资。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金公司有机会完善技术平台,强化量化投资的有效性。王咏辉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开发出一套“新量化”的中国A股策略模型。

浦银安盛基金自主开发了AL-PHAQ量化投研平台,对量化策略进行回测和跟踪。陈士俊告诉记者,一些量化策略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成果。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