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新经济新业态有效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经济新业态有效打开就业新空间

2017-06-02 09:5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环境。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总体保持稳定。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各种新业态、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必须把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1。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

  近年来,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9%、7.8%、7.3%、6.9%、6.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1%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0%—4.1%的区间。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同比增长16万人。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2. 民营企业创造了大量新增就业岗位

  从城镇就业来看,2015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分别比2012年增长38.2%和47.9%,占城镇就业的比重分别为19.3%和27.7%,分别比2012年提高4.1和7.3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企业看,私营企业就业明显好于国企。近3年,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虽然在2014年和2015年有小幅波动,但2016年三季度末同比增长0.9%;国有企业就业人员连续减少,2014和2015年末分别比上年末下降6.3%和12.2%,2016年三季度末同比下降5.4%。

  3。服务业持续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2016年,三产就业人数累计增加6067万人,而一产、二产就业人数分别减少4277万人、891万人。服务业就业比重大幅上升。2012—2016年,三产就业人数占比从36.1%升至43.5%,上升7.4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一产、二产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比重分别从33.6%和30.3%降至27.7%和28.8%。

  从服务业内部看,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最为迅速。2012—2015年就业增长最快的3个行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增长72.7%、50.3%、38.7%。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占GDP比重达56.5%,吸纳就业能力继续增强。

  4. 中小微企业成为就业主渠道,是吸纳和稳定就业的“基本盘”

  在经济新常态下,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关系到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也是维持就业形势稳定的重要基础。受市场环境影响,近年来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有所减少。2015年比上年减少1.7%,2016年三季度同比减少0.6%。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用工情况好于大型企业。2013年和2014年,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用工人数持续收缩的情况下,小型工业企业用工数分别增长7.2%和2.6%。2015年以来,小型工业企业用工虽然也出现了小幅下降,但降幅远小于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重点行业服务业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增长明显快于大企业。2015年,重点行业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用工增长10.2%,增速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快4.4个百分点。

  5。中西部地区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现,西部城镇就业增速开始出现反超。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2016年,西部城镇就业人数累计增长16.8%,东部增长10.9%,中部和东北分别增长10.4%和6.5%。2016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占全国比重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而东部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2012—2016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增长对全国的贡献率达到50.9%,比东部地区高6.8个百分点。

  近几年来,通过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登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创业创新也蔚然成风,各种新业态、新路径、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1。新兴业态的出现对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社区服务共享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增就业机会。

  一是就业形式多元化。灵活就业形式越发多元,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形式、雇佣形式灵活多变,工作层次涵盖高中低端,新职业不断涌现。从过去集中在低端、简单的劳动用工领域,已经覆盖各个层次方面:既包括从事临时工、季节工等劳务活动,从事建筑、装修、家政服务及其他服务性职业,也有通过自身知识或技能从事各类自由职业,通过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实现网店就业、创业就业等。

  二是全职就业兼职化。全职就业出现了兼职化倾向,许多有正式工作的人群利用空闲时间兼职兼业,如公司职员下班后开滴滴专车。这使得个人的工作和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一个开淘宝网店的人本身可能是高校教师,经营淘宝店是他的兼职工作。

  三是零工就业全时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即便没有全职正式工作的人也可以实现一天8小时的全时工作,这使得个人的工作和雇佣相分离。

  四是组织方式平台化。随着分享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组织出现,劳动者灵活就业实现的方式通过平台得到了全新的改变。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就业创造效应持续显现

  近年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市场主体大量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工作新岗位,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万户,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新登记企业553万户,同比增长24.5%。如果按照前两年新设企业吸纳就业水平测算,2016年新登记企业创造就业超千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三新”统计调查资料推算,在全部增加的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达到70%左右。

  3。新经济模式带动了就业增长

  分享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带来的就业冲击。能够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公平的和无差别的就业机会的特点,不仅为低端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平衡家庭和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其中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为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分享经济服务提供者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

  从全国的就业数据上看,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近几年间的新增就业人数均保持在13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发展以分享经济为主的新经济将极大促进就业。

  4。积极就业政策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就业成效明显

  针对高校毕业生,通过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多种方式鼓励企业招聘,扩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比例,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等,努力增加就业。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针对下岗分流职工,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培训,适当增设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种方式,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2016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9万人。

  5。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近几年,我国通过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持续不减。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359.8万户,同比增长19.5%,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户。截至2016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有3.1亿人。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平稳,主要归因于新生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6。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扩大了就业规模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快速提升。2012年服务业首次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比重上升至51.6%,占据了半壁江山,服务业主导特征愈发明显。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吸纳更多就业。按照2015年不变价计算,2016年第三产业每100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为9.1人,比第二产业高1.6人。2012—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平均吸纳非农就业172万人,比2009—2011年多吸纳30万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总量仍然很大,还是居世界之首。据测算,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会低于1000万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都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就业上来。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将带来新的更大挑战。

  1。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明显,加之调结构、转方式的加快,对就业总体规模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也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供给与需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

  从供给看,“十三五”时期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加上近千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需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年均约2500万人,与“十二五”时期基本持平。同时,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十三五”时期每年还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需求看,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加之技术进步和“机器换人”,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供给不减,需求下降,未来劳动力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3。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未来较长时期内,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招工难”与“就业难”将继续存在。一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而企业效益下滑也使工资增长、福利提升受到影响。在劳动者预期不变的情况下,一线普通工人和服务员特别是苦、脏、累、险岗位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招工难”问题仍将持续。另一方面,一些低技能劳动者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势必造成一大批职工转岗就业,其中不少人年龄偏大,技能和经验趋同,转业转岗能力差,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或将增多。

  4。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

  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5。结构调整中的职工安置任务繁重

  目前,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工作已全面推进,如果再考虑到其他过剩产能行业的经营困难企业及“僵尸企业”出清,职工安置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在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等去产能重点地区,受产业结构单一、再就业门路狭窄等因素制约,失业人员再就业面临更大困难。同时,一些长期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降薪甚至欠薪、欠保等问题多发,由此引发的劳动关系矛盾可能也会增多。

  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政府应把鼓励全民创业创新作为富民强国的长远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尽快出台系统的创业创新鼓励政策。为此建议如下。

  1。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政府促进和保障就业的职能

  要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区间调控的下限。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在制定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重大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失业的影响。政府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好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竞争力不足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采取扶持性的政策提升其就业能力;对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群体,政府需要托底安置或保障。

  2。实现产业转型与就业提升协同发展

  要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拓宽就业空间。要扎实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引导地方和企业分类施策,稳妥有序地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鼓励企业内部挖潜,采取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消化安置,支持有技术、有能力的职工走出企业就业创业。

  对确实难以市场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对暂时失业人员要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的作用,保障基本生活。加强对岗位流失严重地区和企业的重点监控,强化对困难地区的工作指导和资金支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要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对外劳务合作风险保障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拓宽境外就业门路。

  3. 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把促进创新创业与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更好结合起来,发展就业新形态,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就业。优化创业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发展创业载体,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建设,允许各地对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定奖补。鼓励地方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次性创业补贴试点。拓宽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

  4。加强教育及培训,加大普通教育和研发投入

  政府应通过相关教育机构或外包给社会机构,实施创业教育及培训,以切实帮助创业者掌握必要知识、资讯和技能,从而减低创业风险,规范营商行为,提升新创企业软实力。加大普通教育和研发资源投入,可以持续提升国家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持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综合国力。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