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房产 / P2P > 赤裸裸的谎言!“房产专家”不能信!

赤裸裸的谎言!“房产专家”不能信!

2017-12-06 19:33  来源:财经365综合 作者:钱多多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综合

 财经365讯(编辑 钱多多)2017年楼市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信贷收紧,房贷由过去的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过街老鼠。2018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盘整期,住房价格增幅或将继续保持平稳下降,商品住宅销售额增幅将明显回落,库存进一步下降。房价会不会因为需求被限制,或被引入租赁市场而平稳或者跌下来,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愿景总是美好的。

blob.png

有些相关专家认为,房地产调控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分水岭。

2009年之前是第一次分水岭,那时几乎没有任何的限购限贷,只要你手里有钱,你觉得买房能赚到钱,你就可以买买买。

2012年到2016年是第二次分水岭,这期间虽然限购限贷越来越严,买房也需要购房资格,但只要你动点脑筋,手里有钱还是可以买买买的。

现阶段是第三次分水岭,楼市调控的态度非常明确——房住不炒,而首房首贷几乎不受影响。

那么,有些专家的话该不该听呢,哪些话是赤裸裸的谎言呢?

  1、征税压制房价型。

  肯定吃政府饭,要么是国税地税的、要么是政府研究机构的、严么是高校研究机构的!

  历史上每一次增加土地的价格、增加交易的税费、增加开发商的税、甚至即将增加房产保有的税费都只能推高房价,原因很简单,房屋供应量远远不足,而潜在需求量又巨大。

  2、模棱两可型。

  说话经常模棱两可,从来没有鲜明的论点,谁都不得罪,经常用词就是“或许”、“可能”,深怕说错了把自己的身份给丢了。

  3、了解房地产的一些历史就推断未来型。

  掌握了部分房地产价格的涨落历史,并且据此推断,认为国家新出一些政策会有怎样的走势。

  其实一般没有掌握房地产发展的全过程细节,不知道当年的涨落的原因,也没有具体分析当下的形式,以过去推未来。

  4、言必称西方先进国家规律型。

  可能曾花公款去一些发达国家考察,然后回国后拿一些国外的规律指数(如租金房价比、物业税等)来发表对国内房地产的一些见解,数据好像很多,规律好像很正确,但是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缺乏对国内情况乃至民众观念的了解,忘了有中国特色这一条。

  5、三天两变型。

blob.png

  根据一些风吹草动的热点问题就马上发表文章,文章的点击率很高,但是不久就发现市场的走势不像他的想象,结果马上根据市场的走势苗头又调转笔锋,忽上忽下,结果市场还是没像他的预想,他继续变。不过,这类文章很多,博客点击率很高,新闻采访量很大,但是基本等于放屁。

  6、非专长的跨界大话型。

  他们很隐蔽,他们可能是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但他们却不是房地产所有领域的行家。比如某些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总、副总,比如某些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证券公司的研究员、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

  7、大言降低房价的哗众取宠型。

  根据国家的一些政策的变动,就大言这些政策是真的为了降低房价,鼓掌叫好,鼓励广大购房者等待。许多购房者看了非常开心,但结果房价依然故我,大量观望者终遭受损失。

  甚至还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提出一些建议,认为有了这些建议就可以降低房价,但丝毫没有可行性。

  8、只会指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型。

  这类成天指出很多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文章很多,经常说“应该研究、应该改善、应该改进”,结果怎么研究、怎么改善、怎么改进一概不知道。其实这些人说话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向大众说明清楚,他们的论断可能错误,大家听听可以,但后要谨慎判断。(综合盛京宅)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

女子工作时被杀害 死亡后房产归谁?

2017年12月杭州最新房价:环比上月下跌 0.40%!

365视角:美国税改对中国房地产影响多大?一文秒懂!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