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房产 / P2P > 2017年下半年楼市之名家预判——“若执行严格 未来将出现30%跌幅”

2017年下半年楼市之名家预判——“若执行严格 未来将出现30%跌幅”

2017-07-06 15:16  来源:乐居二手房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乐居二手房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未来10年一线城市房价将再涨一倍


2017年二季度主动补库存步入被动补库存,预计库存周期将回落至2018年底。随着房地产调控升级和货币收紧,房地产销售一季度见顶,投资将在三四季度回落。任泽平认为房地产周期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根据经验,他预计未来短周期调整到2018年下半年,将在2018年下半年见底。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增速换挡的时点,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中国增速换挡的典型形式,来自于房地产长周期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结束之后,人继续往大城市迁移。当人继续往大城市迁移的时候,一线房地产有销量没土地,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和地王的再现。三四线城市没有销量,土地和库存高企。去年,我对中国的房地产做过一个预测,未来10年一线房价再涨一倍,三四线涨不动,房地产投资零增长。


  经济学家钟伟:未来将钱少、税重、房价趋稳.


  在1998年之前中国几乎还没有商品房市场,也很难想象其实到2004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金额还仅在1万亿元。而当下中国商品房存量的市值,可能至少在150万亿元-180万亿元。

  伟业我爱我家胡锦辉:预计未来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跌幅将逐步减小、企稳,并持续在低位徘徊

  6月全月网签量不足万套,市场已跌近谷底,进一步下跌空间已然不大,预计未来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跌幅将逐步减小、企稳,并持续在低位徘徊。因此,虽然今年上半年整体交易量在减少,但商贷购房者减少得更多,这有利于降低北京楼市的杠杆和风险,维持北京楼市的健康长远发展。随着北京2017年新版土地规划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中小户型用地供应占比大幅提高,自住型商品房供应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将有利于改善北京新房市场豪宅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未来这些中小户型房源进入二手房市场,也有利于改善二手房市场中小户型房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有利于房价的平抑。

  胡景晖分析认为,交易量将在谷底企稳并持续低迷,下半年房价将迎来更大范围的,更明显的回落,购房人对房价回落的感受也将更加明显,北京二手房市场将正式进入新一轮降温周期。

  随着二手房价的回落,以及下半年新房市场房源供应量的增加,下半年将迎来比较好的购房机会,建议有购房需求的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支付能力,理性出手购房。

房地产楼市调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若政策执行严格,未来二手房市场将跌


  市场成交有可能出现50%以上的跌幅,而价格很可能在未来如果持续严格执行有30%以上的跌幅。

    张大伟认为,市场的过热成交将会明显被抑制,短期部分过去报价过高的项目和二手房价格会快速回调,但整体看,市场未来的调整期将持续2017年全年。这一轮市场的调整幅度要看信贷收紧的尺度。之前部分企业获得的高价地很可能面临入市难题,房价上涨已经明显放缓,预计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将趋于平稳。


  李宇嘉:未来楼市下游销售端增长或将继续回落


  从目前看,调控政策与金融去杠杆下房贷收紧形成“双紧缩”,未来楼市下游销售端增长或将继续回落,而开发商土地购置和新开工的积极性也将难以提振。因此,今年5月份开发投资“首降”,或意味着开发投资拐点来临。


  刘世锦:中国房价低速增长将成常态


  6月22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22日表示,“限制购买等抑制需求的做法短期能够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但正本清源,长期看中国房地产调控还是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刘世锦表示,中国一些一线城市已经为房价过高付出代价,比如产业发展停滞,必须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于中国未来房价的走势,刘世锦认为,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0国际元时,房地产投资会达到峰值,未来房价虽然会有所波动,但低速增长将成为常态。


  李迅雷:因为土地价格越高,房地产市场越火爆,政府卖地收入就越高


  “高房价不仅是高通胀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也相当于一种高额税收。从显性来看,土地财政就是一种税收,因为土地价格越高,房地产市场越火爆,政府卖地收入就越高。”

(原标题:“若执行严格 未来将出现30%跌幅”——专家预估2017下半年楼市)


推荐阅读>>>


“娃娃房”即孩子名下登记的房产 你可能想不到的6大隐患!


超20城接入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住房公积金“全国漫游”倒计时


环京楼市备案1万多实际卖超2万 加价销售风头不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