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新光海航-277% 中法人寿-205% 偿付力集中下降

新光海航-277% 中法人寿-205% 偿付力集中下降

2017-05-16 1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统计显示,截至5月14日,共有159家险企公布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仅40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两成左右,同时有116家出现下滑,占比超过七成。

记者注意到,最近数据显示,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0%以上的人身险公司有16家,200%~300%的有22家,100%~200%的有34家。其中,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200%的公司中,不少为此前万能险销售较为激进的险企。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偿付能力就不达标的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在今年依旧未完成融资计划,偿付能力仍在监管红线之下,其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277%、-205%。

财险偿付能力达标率远高于寿险

所谓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是衡量其经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中国保监会在2012年初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简称偿二代)》,2015年2月份,偿二代正式发布并进入实施过渡期。2016年一季度起,“偿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实施。

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已有159家险企公布了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人身险公司74家、财险公司76家和9家再保险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达标率远远高于寿险。在记者统计的已披露数据的机构中,所有财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均在120%以上,核心偿付能力在100%以上,符合监管的红线要求,而人身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则不如财险机构。

在74家人身险机构中,有59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出现下滑,占已披露公司的近八成,其中有2家公司为负值,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或持平的险企仅占两成左右。上升的公司包括利安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泰康人寿、君康人寿、信泰人寿、珠江人寿、国华人寿、华夏人寿等,基本持平的公司包括有合众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等。

数据显示,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0%以上的人身险公司有16家;200%~300%的有22家;100%~200%的有34家,100%以下的有2家。其中,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200%的公司中,不少为此前万能险销售较激进的险企。

在偿二代的相关情景压力测试下,部分险企的万能险账户由于中短存续期新政、满期给付和退保支出较大等原因,在未来1个、2个季度现金流出现负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人身险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的净现金流不足或者小于0的原因是无法再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并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公司的退保压力增加,导致未来季度公司新业务现金流无法弥补退保支出。

两家外资险企不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身险公司中,有两家不达标的寿险机构,公司前身均为外资险企,新光海航人寿与中法人寿。数据显示,新光海航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与综合偿付能力均为-205.20%,中法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与综合偿付能力均为-277.07%。

新光海航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2日,总资产为7.52亿元,目前公司共设立3个省级分公司。自2014年海航集团“另起炉灶”发起成立渤海人寿之后,新光海航人寿陷入经营困境。从新光海航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海航集团的股权转让仍未得到保监会批准,新光海航人寿也未能完成增资。今年一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2265.79万元,净利润为-2141.88万元,净资产-14616.34万元。

针对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光海航人寿表示,就现阶段偿付能力状况,公司管理层已经多次向监管机关进行汇报,同时正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相关风险。新光海航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同时提到,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根据监管通报的2016年度SARMRA监管评估结果,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部分完善;其次,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公司与专业公司共同推进了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发工作,目前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即将结束,准备进入测试阶段,预计2017年上半年能够交付使用。

与新光海航人寿相似,中法人寿也是因为原股东方——中国邮政集团另起炉灶、撤资而导致的业绩停滞,新的招商引资迟迟不到位而导致的偿付能力不足。

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一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1.5万元,亏损2100万元,净资产为-2633万元。目前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一季末持股比例分别为50%、25%、25%。

中法人寿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进入2016年三季度后,经营活动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支出,目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缺口依靠投资资产的赎回变现进行补充,本季度净现金流整体大于0,未出现流动性风险;长期来看,在无新业务现金流入的情况下,预计公司可变现资产将会被逐渐消耗,公司将面临流动性风险。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