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 房产 P2P> 金融教授解读倒闭P2P:不懂or做不好风控

金融教授解读倒闭P2P:不懂or做不好风控

2017-09-14 20:58  来源:第一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

最近倒闭了一大批P2P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互联网出身,没有金融的从业经验,不了解金融的本质和金融的规律。人们看到互联网这个新技术的效率如此之高,误认为它可以改写经济规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而且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违反过去的常识。

近几年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互联网的确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工具不可能改写经济规律。互联网可以在一个行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新模式的成功一定是顺从而不是颠覆了行业的基本的规律,成功的前提是创新者深刻理解行业的本质,解决了行业的根本性问题。

从经济学上讲,金融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以低成本降低或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资金提供者和资金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风险的源头,金融机构只有控制了风险才能为资金提供者创造价值,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金融机构才能持续地赚钱,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我们说的资金提供者指的是把钱存在银行的老百姓、在资本市场上买股票的股民、买基金的基民,还有买债券的“债民”。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汇集老百姓暂时不用的钱,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项目,以贷款、股票、债券、信托等形式,把这些钱交给企业、政府机构和缺钱的个人使用。

让别人用你的钱有风险,风险在于资金的使用者有可能欺诈或决策失误。企业圈了一大把钱,过几天董事长、总经理失联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即使企业是诚信的,仍然存在投资项目或经营失败的风险。

储蓄者、股民缺乏判断这两类风险的能力,需要金融机构帮助他们把关,而要想识别企业风险的高低,金融机构必须收集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排除玩资本游戏的骗子,确保投资项目或企业的收益足以补偿风险。金融机构无法保证它筛选和推荐的项目个个成功,只要预期收益和资金提供者愿意承担的风险相匹配就可以了。

为什么P2P公司倒闭了这么多,我曾经说过90%以上要倒掉,因为它们仅仅把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方拉到一起,而没有解决金融的根本问题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不能帮助储蓄者降低信贷的风险,不能帮助股民、基民降低买卖股票和基金的风险。

一句话,绝大多数P2P不创造价值,把借贷活动从线下搬到网上,炒股票从交易室看屏变为卧室看屏,丝毫没有改变金融的性质,没有为客户提供任何增值服务。不创造价值的公司无论有多少用户,无论融到了多少风投的钱,无论估值有多高,早晚都会垮掉。公司的现金流和价值创造密切相关,那些倒闭的P2P几乎都不能产生净现金流,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一旦风投对互联网公司的前景转向悲观,P2P的末日就来临了,很多O2O也是同样的命运。

风险控制不仅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根本,而且也是金融机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金融业永远要把风控放在第一位,说风控至上都不过分,资产规模最多排第二,这种经营目标的优先顺序是由金融业的性质决定的。

金融业的特点是高杠杆,自有资本金较少。以银行业为例,根据监管的要求,它的资本充足率过去是8%,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提高到11%,为了解释的方便,我们就算10%吧。这意味着银行放出去10万块的贷款,1万是银行股东自己的钱,9万是老百姓的储蓄。

如果因为审查不慎,这10万贷款变成了坏账,银行不能赖掉老百姓的储蓄,必须自掏腰包填补9万元的窟窿。从哪里找这9万元呢?只能从银行的利润中扣。设想银行的息差(毛利润率)是3%,要做300万元的贷款业务才能赚出9万的毛利。假如每笔贷款都是10万,出一单坏账就等于30笔的业务都白做了,可以想象损失有多大。

所以我们说风险控制是金融业的生命线,倒闭的那些P2P要么不理解风控的重要性,要么不知道怎么做风控。

为了控制风险,金融机构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抵押品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企业想借钱,把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押给银行,如果贷款违约还不了钱,银行就把这些固定资产在市场上卖掉抵债。银行手里捏着企业的资产,不仅有了一个事故保险,万一发生违约,起码可以收回一部分现金,而且也对企业的道德风险有事先控制的作用。

“道德风险”是个金融的专业名词,经常被误解、误读为违规违法的犯罪活动,实际上这个词和道德没有太大的关系,指的是企业用借来的钱不心疼。比方说一个1000万的投资项目,企业自己出200万,从银行借800万,这时我们说杠杆率是4倍,杠杆越高,企业控制项目风险的意识越弱。如果投资失败,企业可以用破产的方式赖掉银行的贷款,自己只损失200万。如果都用自己的钱投资,项目失败时,企业要损失1000万,因此会格外注意控制风险。通俗一点讲,“道德风险”就是用别人的钱赌博不怕输。

道德风险的原因是犯罪或犯错成本太低,金融机构于是要求企业和个人提供抵押品,例如土地、房产、机器设备等不动产,看上去是为了在发生违约时,银行能拍卖抵押品,收回一部分现金,其实更重要的是增加债务人的违约成本,迫使他们在决策前严格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抵押品的处置要走清算程序,涉及多方的权利,会有不少令银行头痛的法律问题,变现并不容易,所以抵押品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债务人的违约损失,降低道德风险。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就难在没有抵押品,能作抵押品的资产或者不够,或者市场价值低,他有两台设备,但都是专用的,银行要这些设备没什么用,当企业债务违约时,拿到市场上拍卖,无人问津,因为是专用设备,运气好卖出去了也不知能卖多少钱。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对银行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没有抵押品,怎么控制企业的道德风险呢?这是对包括P2P在内的小微金融的最大挑战。

中小企业拿不出抵押品,金融机构只好老老实实的回到金融的本源即信息上,你要实地调查,了解他的经营情况,收入多少、成本多少;过去是否借过钱,按时还了没有;你甚至要走街串巷,查电表、水表,了解他的生活开支。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你还要核实、分析,搞清楚他的还款能力,最后再决定贷给他多少钱以及贷款利率是多少。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细致、琐碎的工作,只有做到位了,银行才能控制好风险,为资金提供者也就是储蓄者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才能在市场上生存。P2P公司要问问自己:我降低借贷风险了吗?我为客户创造价值了吗?

在美国,互联网金融被称为“Fintech”,翻译成“金融技术”,利用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的效率,我认为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新的行业或者新的业态,互联网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也没有令传统的金融学定律和经济学定律失效,仅仅是在金融业使用互联网技术而已。

相对于前一段时间大热的“互联网+”提法,我一直在讲的概念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公司+金融,而是金融+互联网技术。要牢牢地立足于金融的本质,解决金融的最根本问题,利用互联网这一高效的工具,降低信息的不对称。

现在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设立了金融事业部,但还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模式,还都在摸索。这不能怪他们,做互联网出身,没有金融从业经验,不懂得金融的属性,总是用互联网行业中的通行办法做金融,不碰壁才怪。

要利用互联网解决金融的根本的问题,从底层资产开始控制风险。目前我们看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很多不具备风控能力,另外一些在玩概率的游戏。平台上有各种资产,已知每种资产违约的概率,算算需要多少准备金来覆盖坏账,根据准备金的要求再倒推应该收债务人多高的利率,这是简单的概率计算。

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降低资产本身的风险,因为没有减少借方和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公司真正需要做的,是判断到平台上来借钱的企业和个人的风险,帮助平台上的理财人也就是资金提供者控制好风险。

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一定的条件做金融业务,不是因为它们有所谓的“生态圈”或者大流量,仅仅因为它们有电商交易的数据和社交数据,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判断商家和个人的信用风险。

但我们必须指出,网上的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含金量”相当低,单凭网上数据往往不足以准确评估债务人的风险,比较理想的是同时收集线下和线上的数据,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下数据的收集虽然费事,成本高,但含金量也高。至于那些没有数据的公司,真不知道它们怎么做金融业务,更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给这些公司投资。

谈线下数据就回到了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业的问题是成本高,银行、保险公司盖了大楼,雇了很多人,应当利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把成本降下来,比如远程信息采集技术和信用风险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这里说的大数据不是互联网大数据的概念,线下其实不需要大数据,中数据、小数据就可以了,积累数据,对企业进行动态的跟踪分析。

金融业应用互联网的潜力很大,关键看怎么去做,能不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信息获取和分析的成本,以较低的成本判断借贷人的信用状况,控制信贷的质量,为借和贷的双方创造价值。(原标题:不懂or做不好风控 金融教授这样解读倒闭P2P)

标签P2P 风控 金融教授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