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出现突破口

集体土地入市改革出现突破口

2017-08-30 14: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试点城市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自行开发运营,也可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集体租赁住房,探索保障承租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有条件的城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对非本地户籍承租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试点城市在成功运营一批集体租赁住房项目的基础上,完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支撑。

  方案的发布,是为了落实此前9部委下发的《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该通知提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围绕租售并举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其关键就在于租赁这一“短板”能否补得上。目前,租赁需求主要集中在超大和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实际管理人口中,超过50%租房居住。上海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指出,50个城市中超七成房租相对收入较高,北京、深圳、上海、三亚等4个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属于租金严重过高城市。

  因此,作为住房供给侧改革“重头戏”的租赁,除了通过建章立制、市场整顿以清除市场乱象,保护承租人权益外,重要的是增加低成本、适应新市民(外来人口、新就业大学生)需求的租赁住房。近期,各大城市披露了“十三五”大规模租赁住房建设计划,京沪杭深等城市“十三五”新增租赁住房普遍占到新增供应的30%-60%。但是,这些城市早已划定了城市边界,新增供地非常紧张。尽管政策已明确,存量低效闲置的工业、商办用地、用房可“改租赁”。但是,存量盘活涉及规划调整、配套跟进、消防安全验收等,实践中推进速度非常慢。

  不过,大城市一边是新增供地趋于枯竭,另一边是囿于用途管制、流转不畅,外围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低效。早在2011年,为缓解公租房建设在用地、资金上的压力,国土部就批复北京、上海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首批试点。此后,北京推进力度很大,平房乡、唐家岭、太舟坞等5个集体用地试点共建租赁房1.28万套,北京还将试点扩展到了市场化租赁房。特别是,知名的蚁族聚集地——海淀区唐家岭,不仅供应了近1000套租赁住房,改善了城市面貌,还突破了集体土地须经征收才能入市的土地“二元体制”,农民分享到了土地同地同权、直接入市的红利。

  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其中特别强调,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此后,本着同地同权、同享红利的原则,集体土地入市的一系列改革展开,如全国382个试点开展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两权”抵押(即承包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改革征地模式(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等。但是,囿于土地的兜底功能、担心“房地产化”、资本侵害农民利益等顾虑,改革始终在现有《土地管理法》和征地模式内做技术性修补。

  就集体土地入市改革,“试点先行”仍是合理、风险可控的路径。通过扩大试点范围、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推进同等入市、同价同权的改革仍会延续下去。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这就是新的试点,从原来的仅限公租房扩展到市场化租赁住房,从原来京沪2个试点扩展到13个城市。目前,城市化进入“大城市化”或“都市圈化”,基于高房价、空间逼仄的现状,在轨道交通大发展并不断向外延伸的支持下,外来人口和新就业大学生“城市外围居住、中心区上班”,或许是常态。因此,城市外围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供应低成本租赁住房,确实是可行的改革选择。

  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为方向。确实,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这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大城市外围集体建设用地体量大、成本低,继续维持原用途,与大城市人口增加、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空间价值提升不协调。改为低成本租赁住房,有利于2.45亿外来人群、2000万租房大学生、1.5亿留守人群(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广大“80后”、“90后”无房户扎根城市。城郊人口集聚度增加了,基建投资、消费释放巨大潜力,分工带动生产效率,也是城镇化和都市圈建设的彰显。

  由此,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不仅缓解城市用地压力、缓解城市病,且新市民“先租后买”夯实了有效需求,高房价也有了渐进“软着陆”的空间。另外,通过参与租赁市场的主动权、主导权(而不是被征收),城郊农民也分享到了城市化红利。而且,相比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通过这样一条路径,风险更加可控、收益更加长远,更有利于规避投机炒作资金介入,也更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集体土地价格低、拆迁成本低,配套公共服务的空间充足,能低成本地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这也是城镇化和构建内需社会的可靠路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突破 土地 改革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