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投稿专栏 /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 成年的尴尬:北上广5年 负债10万

成年的尴尬:北上广5年 负债10万

2019-03-02 08:42  来源:极物 作者:范姐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极物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3月2日讯:昨天表弟心急火燎地跑来问我借钱:“姐,先转我1万块钱急用,过几天还你。”

成年的尴尬:北上广5年 负债10万


仔细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这几个月辞职了,为了犒劳一下自己,买了一台最新款单反,去了一趟土耳其,回来还搬了新家,养了一只宠物狗,买了几双联名限量款球鞋……刷信用卡简直刷得不要太开心。


等到还账的时候却傻眼了,工作5年攒下的钱还不够扣!他想起最近很多人都用小额贷款,于是在3家网贷平台注册了实名账户,借了8万块。


想着工作就可以慢慢还,没想到下个工作忽然落空了,接下来两个月网贷连本带利滚到了10万,又不敢告诉爸妈,没办法,只好找我借钱来了。


都说中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对90后来说,他们的崩溃,也是从借钱开始的。


最近汇丰银行公布了一组数据,90后总人口有1.715亿人,人均负债12.79万元,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


恐怕连很多90后自己都不知道,钱都花哪了?


想起最近刚学会一个新词,叫“暴花户”,用来形容那些在短时间内就花掉了可观的财富,赚钱不多,但就莫名很敢花,花光了又很丧的人。


完美地概括了很多90后的消费观。


法国学者鲁尔·瓦纳格姆说,从真切生活的角度上说,通过消费而获得的权力,完全建立在牺牲自我存在和自我实现之上。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被过度消费绑架了。


 1 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没有钱了


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21.89%的受访白领处于负债状态,53%的大学生贷款是为了购物,35岁以下44%的群体,平均每人每月储蓄只有1339元,他们会选择花呗、360白条、微粒贷等平台借贷,很多年轻人处于“零储蓄、高负债”的状态。


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没有钱了,还欠了很多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要花钱的理由太多了。


朋友以及同事之间聚会、吃饭、KTV请客,礼尚往来之类就不说了,关键是,他们总能给自己找来一大堆消费的理由:


心情不好“买买买”,心情好也要“买买买”,失恋要买,工作累也要买,如果正碰上“满199减10,满299减20”之类的,又会为了凑满减买一堆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并没有买东西的欲望,但店员一推荐,觉得不错又买了。


有个朋友去逛某家居店,店员推荐很贵的一套橱柜在打折,她觉得不买就亏了,鬼使神差就买了。但事实上她的房子根本不需要一套新橱柜!结果为了这个新橱柜她还更新了一整套餐厨用具,最后大大超出了预算,只好节衣缩食过日子。


除了冲动和“手滑”消费外,还有很多女孩,每天跟着时尚博主买买买,今天买某大牌限量版护肤套装,明天买某医美仪器,完全不考虑自己月入3000负不负担得起,每天都在打肿脸充胖子。


一个爱用花呗的前同事说,“它给我一种能买很多东西但是不花钱的错觉,不管还不还得起,还是会疯狂用。“还有个网友说:“去年双十一用花呗分期的钱还没还完,今年双十一又刷爆了, 害怕它给我越来越高的额度。”


这可不吗,商家为了掏空年轻人的荷包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以前一年只有一次双十一,现在几乎天天都是双十一,什么黑五、圣诞折扣季、双十二、年货节、开学季、女王节、年中促销……换着花样打折。年轻人哪受得了啊,看到“超低折扣”、“限时特卖”、“买一送一”就受不了了,为了占便宜乖乖送上钱包。


但这种过度消费的风气,真的值得赞扬吗?


过度消费下,有人一刻钟花的钱比一个月挣的还要多,有了分期付款,多少人为了满足虚荣心一咬牙买了很多昂贵的东西,从付款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就被债务牵住了鼻子。


你以为自己消费着物品,却反过来被物品消费了。


 2 消费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却买不来真正的满足


电影《搏击俱乐部》有段台词:“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买衣服,于是我们拼命工作,买我们不需要的狗屎。”


各种打折、广告的轮番攻陷,不过是瞅准了你心中的欲望缺口,不断驱使你产生欲望。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Rebecca 非常喜欢购物,讽刺的是作为一名财经记者,她一方面教人理财,另一边自己又挥霍无度疯狂购物,面对纷纷扬扬的账单,Rebecca 只能靠圆谎来逃避债务。她试图戒掉购物,想尽各种办法来赚更多的钱还账,但面对橱窗里的诱惑,却依然管不住自己的手,以失败告终。


跟风买网红款;不需要的东西看到打折,觉得不买就亏了;不买衣服就空虚;往家里囤东西,一旦塞满好看的衣服和充足的食物,就感到舒适和安全;学生时代想穿漂亮衣服没钱买,现在工作有钱了就拼命买……


无论是贪小便宜还是希望通过购物获得“心理补偿”,本质上来说,还是欲望在作祟。


可很多人却大大高估了消费带给自己的快乐。


那些你以为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的东西,其实永远都不会用,东西都买了钱却没了,结果就是妄图治愈不开心,结果越剁越糟心。


以为通过购物就能得到满足的潜意识,真正的目的都不是占有物品本身,而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才需要用物品和消费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确认自己的价值。


有位豆瓣网友的总结很精辟:

“消费主义将欲望=人生价值,无法实现欲望=人生零价值,现代人的痛苦多多少少来源于此。消费主义给人们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值得警惕,消费主义真正为人们带来什么?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的欲望、空洞干涸的心灵,一无所有。”


欲望,终究填补不了你对自我的不满。


曾经我们没钱可以过得很快乐,可是现在,不仅没钱,而且还不快乐。 为什么?只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将快乐和消费捆绑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消费虽然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却永远买不来真正的满足。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