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公司是中国优秀中小企业的代表,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小板公司利用自身的经营活力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沿线国家产业布局,努力实现国际化发展。
中小板公司践行“一带一路”的成绩单颇为靓丽。截至2017年5月,中小板共有138家公司布局“一带一路”,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市公司总数的一半。这些公司的相关业务遍布7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金额达到822.37亿元。2016年,138家公司“一带一路”相关业务实现的收入和净利润,合计分别达到371.42亿和29.07亿元,占公司同期收入及净利润的比例均超过5%。
整体来看,中小板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形式包括项目投资、工程建设、商品服务贸易、设立分支机构等,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开发、技术输出、经贸合作等领域。其中,有21个项目的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从业务类型看,中小板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积极开拓海外基建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中小板共有26家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公路、电站等基础工程建设,有效地提升了沿线国家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其项目涉及金额共计412.93亿元,占“一带一路”相关业务总金额的50.21%,
例如,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总承包的中工国际,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重点市场进行了详细规划和深度开发,落实了多个大型项目的合同签约,涵盖交通、能源、石化等多个领域,工程建设相关业务涉及金额已超过400亿元。2016年,公司“一带一路”相关业务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3%;该类业务贡献净利润达4.05亿元,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32%。
再如华西能源,在2015年至2016年与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的能源电力公司签订了电站EPC工程总包合同、发电设备供货合同等,累计金额超过450亿元。
开展项目投资加强产能合作
除了积极开拓海外基建市场,中小板公司还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了先进装备、技术、标准、产能的全方位输出,丰富了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据统计,中小板有39家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项目投资,业务涉及金额约为164.24亿元,占“一带一路”相关业务总金额的19.97%。
如科伦药业从2003年开始向哈萨克斯坦出口输液产品。公司2014年7月投资的科伦KAZ药业成为当时民营企业在当地最大投资项目之一,总投入超过3亿元。
另有东方铁塔在老挝开展钾盐矿合作开采项目,充分发挥了老挝在钾盐资源方面优势和中国企业在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39.72%;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25.74%。
立足先进技术深化经贸合作
据统计,中小板有38家公司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平均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65亿元,净利润2600万元,平均净利润率15.8%。
这一数据也反映出了中小板公司的一个现状,即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实现海外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与海外国家的经贸合作也不断深化。
以主营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康得新为例,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及自身技术优势,公司海外收入规模不断增长。2016年,康得新的海外收入占比达到35%,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占海外业务的比例达23%。
依托海外并购增厚经营业绩
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小板上市公司积极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并购重组,形成资本输出,实现产业布局,提升了企业的经营业绩。2013年以来,有5家中小板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重大资产收购,合计交易金额84.65亿元。
如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的通富微电,2016年以14.37亿元完成了对AMD马来西亚全资子公司AMD马来西亚所持有的AMD槟城85%股权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公司承接了原有全部先进封装技术,具备了对高端CPU、GPU、APU等芯片进行封装和测试的技术实力,不仅成功吸收了AMD原有客户,还新增了其他优质客户。2016年,AMD槟城实现营业收入10.93亿元,占公司2016年度营业收入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