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私募 /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2022这么投!50家私募:看好双碳、消费

2022这么投!50家私募:看好双碳、消费

2022-01-04 09:06  来源:财经365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辞旧迎新之际,新财富邀请50家私募参与2022年私募看市问卷调查。问卷回复显示,私募对2022年A股较为乐观,更有56.25%的私募认为上证指数将突破3700点。对于A股风格将如何演绎,私募存在较大分歧,看好成长股的私募略占多数。私募最看好“双碳”主题、大消费行业。美国流动性收紧超预期以及疫情,成为私募最为担心的风险因素。

  此外,近20位第二届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进一步提供了对2022年市场的详细分析。稳增长政策下,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对股市较乐观,也有私募指出“双碳”、新能源汽车、疫情等市场共识或存在认知偏差,其对2022年债市走势存在分歧。

  “复苏”是2021年的主基调,在全球流动性溢出和中国企业盈利改善驱动下,A股延续牛市行情,牛市时长保持三年之久,创出历史新高。同时,市场风格轮动明显加快,新能源赛道股无疑成为最靓的仔。疫情下各国政府更多地参与经济,“双碳”政策引导的中国能源结构变革,共同富裕、科技兴国成为共识,都为2021年的投资市场增添了浓厚一笔。

  2022年,变异病毒常态化使得全球解封日期进一步延后,经济复苏仍在继续,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等背景下,中国确定了“稳定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住房不炒”推动下,中国居民储蓄搬家仍在继续,权益投资大时代序幕已拉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那么,2022年A股牛市能否延续?市场风格如何切换?什么投资主题值得抓住?又该防范哪些风险?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调整下,债券市场又该如何投资?就这些市场关注问题,新财富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私募发出2022年私募看市问卷调查,回收了50份有效问卷以及近20份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具体研判。

  01

  56.25%认为上证指数会突破3700点,中小盘风格或将延续

  2022年私募看市问卷回复显示,以获取绝对收益著称的私募,对2022年A股市场总体偏乐观。22.92%的私募认为将延续牛市,72.92%私募则判断A股为震荡市,仅4.17%的私募认为是熊市(图1)。

1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在明确认为2022年A股为牛市的私募中,新财富进一步询问牛市背后的驱动因素。其中,54.55%的私募认为A股驱动力为业绩,45.45%的私募则认为靠估值驱动。两类看法群体相当,可见2022年A股驱动力存在激烈的争论(图2)。

2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在对牛熊行情有基本判断的基础上,A股究竟能走在什么点位区间,是投资者更为关注的问题。新财富将2022年上证指数点位区间设置为3200点以下、3200-3700点、3700-4500点、4500点以上等4个选项。

  超过一半的私募认为2022年上证指数在3700-4500点区间,更有2.08%的私募认为上证指数将超过4500点,即有56.25%的私募认为2022年上证指数在3700点以上,而2021年上证指数点位区间为3312.72点至3731.69点,可见其乐观程度。认为2022年上证指数在3200-3700点的私募为第二大群体,占比达41.67%。仅2.08%私募比较悲观,选择了3200点以下这一选项(图3)。

3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2021年市场风格轮动极快:第一季度,美债收益率短期快速上行、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市场风格转向防御;第二季度,随着美债收益率震荡回落、全球流动性重回宽松预期,市场风格转向赛道股;第三季度,能耗双控导致供给侧受限,周期股领涨两市;第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市场风格重回赛道股。

  2022年A股市场将会呈现什么风格特征?对于价值、成长、大盘、中盘、小盘等市场风格,私募并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33.33%的私募认为是成长风格,赞成价值风格的私募人数紧随其后,占比达29.17%。看好中小盘的私募较多,两者合计占比33.33%,选择大盘的私募最少,仅占4.17%(图4)。可以看出,私募对2022年A股市场风格的判断延续了近几年股市行情演绎情况。

4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注:问卷设置中市值超过500亿元为大盘股、100亿-500亿元为中盘股、100亿元以下为小盘股)

  02

  私募最看好A股,港股或筑底

  2021年除了风格轮转快之外,A股、港股、美股也走出了不同的行情。

  对比这三个市场主要指数2021年表现可以发现:A股在震荡中上行,但中小盘股行情更好,表现在指数上,沪深300下跌5.2%、中证500上涨15.58%;2021年,对港股市场是错综复杂的一年,教育双减、互联网反垄断政策、减税退坡政策发酵、科技公司业绩不佳等错综复杂的因素,港股出现显著下行,恒生指数下跌15.1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5.01%;美股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走出一波牛市,标普500指数上涨27.23%(图5)。

5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时间区间:202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

  三大市场在2022年又将如何表现呢?

  回复的问卷显示,2022年私募更为看好A股市场,这类群体占比66.67%。也有33.33%私募看好港股市场,这背后或许反映的是,在中国将“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互联网科技公司政策风险出清、港股估值处于显著低位环境下,港股市场投资价值好转。令人惊讶的是,没有私募选则美股,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专注美股投资的私募较少;另一方面,市场对美股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也越来越担忧(图6)。

6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03

  中国经济增长偏乐观,货币政策一致预期宽松

  此外,新财富还就影响A股重要的两个基本面因素——中国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向私募发起讨论。

  对于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看法,绝大部分私募持中性偏乐观的看法。56.25%的私募对2022年持中性态度,有37.5%的私募看好中国经济,仅6.25%私募比较悲观(图7)。

7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货币政策方面,私募看法较为一致。没有私募选择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收紧,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将宽松,只是对货币政策的节奏有不同看法。54.17%的私募直接选择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为最主要群体。41.67%的私募选择货币政策先松后紧,4.17%的私募认为是先紧后松(图8)。

8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04

  最看好“双碳”主题、大消费行业,警惕这类风险

  在对行情和基本面做出判断后,落实到具体投资上,2022年A股具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在“双碳”、制造强国、专精特新、消费复苏、共同富裕、数据经济等市场较热的投资主题中,2022年私募最看好“双碳”、制造强国、专精特新等主题的投资机会,这3个主题的投票数分别为31票、30票、29票(图9)。

9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重要战略目标,中国的能源体系结构变革刚刚开始。不论是从环境友好、能源自主可控还是经济性的角度,低碳化都大有可为,这也许就是私募更为看好“双碳”主题的原因。制造强国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政策的支持和北交所的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鼓舞。这些投资主题也值得期待。

  在大消费、TMT、军工、医药生物、周期、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上,2022年私募更看好大消费、TMT、军工等行业,获得的票数分别为33票、29票、26票,对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看好的私募相对较少,房地产仅获得6票(图10)。

10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投资要注重风险防范,就市场较为担忧的美国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疫情、全球通胀超预期、房地产下行超预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风险点,私募最为担心的是美国流动性收紧超预期以及疫情(图11)。

11
数据来源:新财富整理

  一方面,疫情以来,美联储史诗级的大放水之后,美国通货膨胀达到近30年来的新高,治理通胀成为美联储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另一方面,2021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表示:2022年将加息3次,利率将升至0.75%至1%区间。市场对美国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的担心不无道理。

  此外,2021年,全球经历了Gamma、Delta、Omicron三种变异病毒轮番冲击,变异病毒常态化使得全球解封日期进一步延后。疫情仍然是扰动经济、生活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对股市的影响不容小觑。

  05

  新财富最佳私募看市:稳增长政策下,股市较乐观,市场共识或存偏差

  此外,新财富对第二届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发出问卷,12位股票类投资经理、3位债券类投资经理对2022年股市、债市看法和投资逻辑做出了具体研判。

  通过整理可以发现,大部分股票类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对2022年股市较为乐观。其信心更多来源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稳增长决心明显。

  不少投资经理提到看好“双碳”、专精特新、军工、财富管理行业等机会。在以稳为主政策下,青骊投资苏雪晶、凯丰投资吴星、星石投资江晖、同犇投资童驯、海南果实何飞等投资经理关注消费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当前市场形成的一些共识,拾贝能信胡建平则提出存在一些偏差。石锋资产郭锋、崔红建、涌津投资谢小勇等较为担心2022年房地产风险。

  第二届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具体观点如下。

  上海石锋资产 郭锋、崔红建

  我们对2022年市场及环境有三点基本判断:第一,2022年A股是结构行情,会略有通胀,但不会很高;第二,货币、财政政策保持宽松;第三,2022年房产税大概率推出,家庭资产的转移还会持续。2022年房地产带来的波动可能是一个大的风险,也可能是机会。房地产可能会有一波大的下行,如果对宏观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货币政策会更加迅速放松,从而带来非常大的机会。

  石锋资产投资布局包括:第一,2022年消费品是结构性机会,医药投资压力仍比较大,适当降低了消费和医药、医疗比例;第二,2021年“双碳”政策指导下,许多能源政策也相继出台,在未来几年都会对各大行业产生重大变化,增加对风电设备、电网设备的配置;第三,看好一些壁垒很高,能够进行全球替代的制造业。

  同犇投资 童驯

  目前,市场已经充分体现了经济下行预期,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稳经济有充分定调,未来经济环比将逐步复苏,叠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使得经济顺周期+扩大内需下稳增长相关行业受益,配置向政策预期以及中下游内需消费行业倾斜。

  星石投资 江晖

  展望2022年,在政策重心转为稳增长的背景下,2021年面临的经济问题将在2022年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大概率逐渐向好。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中偏松的状态,流动性层面也将保持合理充裕。整体来看,2022年将有更多行业的景气度出现好转,A股市场上结构性机会并不少。

  结构上,星石投资更加关注消费板块的表现。中期来看,随着中国政策重点转向经济增长,中国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政策下,疫情影响将减弱,消费领域大概率将重演供需错配的逻辑,叠加PPI-CPI剪刀差收敛下成本压力缓解,消费板块盈利改善的趋势较为确定。长期来看,共同富裕大框架下,消费长期发展空间也较大。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消费板块的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性价比。

  拾贝能信 胡建平

  2022年投资应该稳字当头,稳中求健。2021年市场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环境变化对投资的影响。所以,对2022年市场展望,拾贝从环境作为逻辑起点。

  拾贝认为2022年要注意三类环境变化:1.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全球疫情、努力减碳确实造成了有约束力的行动,其影响可以和工业革命类比,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显著变化,各个国家的产业优势也会发生变化;2.人和人的关系环境变化,共同富裕成为大家的诉求,这会带来居民财富重新分配、行业调整;3.外部环境,疫情后各国都被动介入很多事情,政策调整空间变得有限,都会转向国内一体为先,从而造成对外友好程度下降。外部的环境约束和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目标,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成为最优解。

  目前,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不高,但内部分化严重。市场形成的共识:“双碳”是大赛道;中美关系不容乐观,但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疫情暂时不会消失;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成为市场主要投资方向;资本市场将替代房地产成为主要的财富管理方式。

  拾贝认为现在市场共识存在一些偏差:“双碳”长期目标没有疑虑,但实现的路径和节奏可能和市场普遍认为的不同,传统能源的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立足于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基本国情,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新能源车2021年增速超过150%,2022年增速将大幅下降;疫情让海外很多政府被迫参与很多事情,政策空间较小,各个国家求稳的需求会上升,市场对美元加息的冲击预期是不充分的;疫情对收入增长冲击的滞后效应被低估,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消费。

  因此,可以关注以下投资机会:从产业空间和估值的两个维度看,拾贝对产业空间比较大,但估值已经很充分的电新和新能源车产业链,只会关注某一个环节;对个体差异很大的医药、半导体,只会关注个体价值;对于能充分受益于财富管理大趋势的公司,值得关注;物流、快递行业格局确实在变好,可以关注;此外,专精特新也值得关注。

  清和泉资本 刘青山

  A股2021年已经打破了“牛不过三”的历史规律。这得益于“十四五”经济良好开局,取决于疫情有效防控、中国强大的供应能力,以及中国稳健、平衡的金融环境和政策。展望2022年,在面临三个比较明显的局促环境下,需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货币政策的错位:“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会不会导致A股出现熊市?我们认为在“跨周期及逆周期协同,货币以我为主”的政策主导下,外部紧缩效应弱于历史,对A股冲击有限。

  经济政策的纠偏:“短期经济总量维稳,长期产业转型调整”,这会导致成长和价值风格谁更占优?我们认为在“从地产基建周期,转向双碳创新周期”的大趋势下,新经济发展仍然优先,过剩货币亦强于信用扩张,尽管阶段性存在风格均衡,但全年成长仍是主线。

  投资思路的转变:“宏观视角相对积极,微观选股更加不易”,选股逻辑会延续重势还是回归重质?2022年在“低增长+低利率+高通胀”的宏观共识环境下,我们认为选股逻辑要回归重质,成长性&;确定性(高ROE)的优质公司将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具体到行业应对方向上,我们看好新制造中的“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硬科技中的“军工、汽车智能化”,消费服务中的“食品饮料、机场”等。

  涌津投资 谢小勇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难言乐观,不少民企房地产由于资金紧张而减少或停止开发新物业,预计房地产产业链将面临较大压力,消费仍显不振,失业率有上升压力。从行业布局来看,“双碳”仍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向,行业未来几年仍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其动力包括:政策支持;技术不断迭代。另外医药、消费和TMT行业也有不错的机会。

  海南果实 何飞

  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对比美欧日韩的历史,经过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在现阶段整体看依然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而美国则由于体制和全球人才方面的优势,在真正的创新前沿保持着领先。未来,我们认为主要投资机会来源于中国企业和一部分美国企业。

  具体包括:制造业和其他一些领域的中国企业全球份额扩张。随着“双碳”的深化,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优势也会被制造业企业应用,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2021年,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受到政策强监管影响,但依然看到其中一些企业在需求创新、海外市场、数字化的企业应用角度存在很大空间;电动车、新能源领域,随着产业进入到全市场都看好的阶段时,如何找到长期商业模式好、壁垒高的领域变得更为重要;消费领域,除了高端白酒依然由于其优异的商业模式有长期投资价值外,整体看,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大众消费品及其上下游或相关领域,随着主力消费人群变化而带来的机会可能最值得关注。

  青骊投资 苏雪晶

  共同富裕是市场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的重要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求方面,短期内市场对消费存在分歧,考虑到2022年的稳增长要求,青骊投资仍然坚定站在必选消费这一边。

  投资端,青骊投资以碳中和为主要方向,重点关注汽车电子、新型电力系统等中下游机会。其中,电力方面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改造和有源配电网的建立,从电源侧、用电侧、电网侧三方面去发掘投资方向。此外,财富管理行业机遇也值得重视,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聚集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优秀资产管理公司必将脱颖而出。国有企业是共同富裕的产权基础,未来国企改革迸发的红利提升市场估值,也将带来投资机遇。

  沣京资本 高波

  我们认为,随着疫苗投放使用和新药的研发成功,全球社会经济秩序终究正常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济建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双碳”政策所指引的全社会用电、发电结构改革,新能源建设、能源交易等趋势是必然方向。

  中美关系松紧反复、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导向等具有中长期确定性,将对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些长期趋势会与短期经济增长形成阶段性制约或促进,从而带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促稳定、控风险、调结构依然是中国宏观政策的主基调。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意义重大,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要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瀚川投资 陶冶

  在政策端相对积极、经济转型结构性趋势不变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股市有望比2021年更具稳定性。如果从一两个季度维度看,可能存在一些行业或者总量驱动的投资与交易机会,拉长到一年维度,市场仍将会有显著的分化,落到个股层面的深度研究、精准投资依旧会是确保长期收益的核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把稳定经济提到了优先位置,同时,对如“资本”、“共同富裕”、“能耗管控”、“风险化解”等方面的极端化理解进行了纠偏,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市场普遍担心的总量萎缩问题,虽然在地产投资结构性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宜过度乐观,但随着新动能支持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政府财政端主导的投资加码,预期形成一段时间的持续改善。

  我们认为应当重视2022年上半年对于“量”复苏、PPI持稳背景下获益板块的配置,如与新型和部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上游与中游企业、部分消费企业、部分互联网企业等。长期围绕“新能源与新能源+”、新材料、硬核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做好个股投资与配置。

  凯丰投资 吴星

  我们认为2022年股市整体偏向乐观,结构性行情可能性很大。凯丰看好两类投资机会:一是,政策以稳为主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概率,部分行业(如消费)存在估值修复的可能性;二是,2021年的高景气赛道,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2022年依然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并且将向相关板块的中小市值公司扩散。因此,凯丰将基于上述方向进行均衡配置。

  博普资产 袁豪

  近期,央行宣布降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基本确定了2022年“稳增长、宽信用”的大基调,以及对于整个地产行业的“软着陆”态度。因此,对于2022年的股票市场不用特别悲观。

  具体而言,博普资产会重点关注“双碳”政策带来的能源结构改变,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产业格局重塑,资源、财富的重新分配,“低碳”将逐步替代“高碳”的趋势不可逆,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另外,大制造行业中的“专精特新”也值得关注,如高端制造、汽车电动化、汽车智能化等产业的细分领域,其中的小龙头公司有机会实现高速成长,从百亿的市值逐步成长为几百亿甚至更大市值的公司,伴随这些公司一起成长,大概率也能获不错收益。

  06

  新财富最佳私募看市:债市存在分歧

  三位第二届债券策略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具体观点如下。

  明毅私募 李元丰

  2021年,资本市场波动性超预期,增长、流动性、通胀等宏观因子都有阶段性体现。工业品涨价贯穿全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正是2021年中国宏观基本面的真实写照。宏观政策调控思路的改变,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分歧和震荡,反映在债券市场上,利率债在宽幅震荡中走牛,信用债在持续分化中不断出清。

  展望2022年,稳增长将处于更重要的位置,供需两端将进一步修复以达到新的平衡,2022年经济增速有可能达到5.5%左右的水平。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22年政策调控的思路也在发生变化,归结起来就是“货币搭台,财政唱戏,产业纠偏”。

  货币政策上,2022年大概率会看到信用实质性的企稳,货币政策大概率也会偏宽松;财政政策上,2021年财政政策是留有余力的,2022年财政拉动增长的力度将进一步抬升,但也受到土地出让金下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等约束;产业政策上,与能耗双控相关的政策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变数,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碳中和,在共同富裕、对资本的态度等方面也给出更清晰、有力的指引;国外方面,2022年美联储将逐步进入实质性的加息周期,但不同于传统的美元加息周期,当下中美利差仍较厚,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以我为主”,汇率可能会有所承压。

  在内外部政策与市场风格切换期,投资者需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资产配置,利率债可以适当拉长久期,信用债的条款下沉优于信用下沉,在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高度警惕尾部风险,同时可关注特定行业或特定品种的配置机会,如绿色债券、新能源、公用事业等领域。

  银叶投资 许巳阳

  2021年央行降准两次,但基础货币投放总量未明显超出维持M2正常增速的水平。与货币宽松周期一贯相生相随的汇率贬值走势亦未在本轮小牛市中出现。降准未脱离央行表述中“中性操作”、“解决中小企业成本上升问题”范畴,全年利率下行主因更多来自于房地产融资收紧与财政后置带来的紧信用。

  当前社融同比年平均值已经创历史最低水平,叠加财政前置与地产边际放松等政策信号释放,2022年信用进一步收缩空间有限。考虑到2020年CPI低基数与近期海外紧缩步伐加快,2022年尤其是上半年面临国内以CPI计量的通胀回升,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上转向,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窗口期有限,支撑利率下行的紧信用与宽货币均存在变数,2022年利率债收益率走势更可能是以震荡向上为主,大规模做多长久期债券收益空间有限。

  茂典资产 梅东亚

  中国经济总体增速由中高增速换挡到中低增速,同时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约束。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利率总体方向是不断走低的过程。中国债券牛市很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直到新技术引起新一轮可持续的增长周期的来临才会结束。

  站在2021年末看2022年债券市场;我们也仍然需要从2022年宏观大环境开始,因为债券资产的表现和经济状态、货币政策、通胀水平息息相关。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许为我们2022年债券投资提供了答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是“稳”字当头,提出当前及未来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跨周期调节的同时也提到了逆周期调节。

  在当前的稳经济+宽财政+稳货币的政策组合下,2022年流动性总体比较宽松,经济没有企稳之前,债券市场的利率走高的风险不会很大,债券市场继续上涨的胜率还是很高。

  值得注意,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已经很低了,低于这一利率中枢的时间只在货币极度宽松的2016年和受到疫情突发冲击的2020年上半年出现过。因此,债券在当前位置操作难度是很大的。2022年债券投资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介入才容易得到好结果。随着宽信用的深入,后市可以关注地产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2021年,北交所设立、数字人民币时点、公募基础设施REITS发行等等,体现管理层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随着世界将进入后疫情时代,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继续。2022年厉兵秣马,再战江湖!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