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涨停> 中国股票市场3个亏钱的故事

中国股票市场3个亏钱的故事

2021-12-27 09:29  来源:中国股票市场 作者:中国股票市场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股票市场

  上周五,雪球上出了篇热帖,《50万还剩12.9万,平安夜,好想大哭一场!》。这篇帖子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到现在近800次转发,4600多条评论。

中国股票市场3个亏钱的故事

  贴主年初失业后炒股,自己有20多万本金,又跟亲戚借钱,凑了50万。

  他知道借钱炒股不可取,凑50万本来只想开个科创板权限,但没忍住买了伊利股份,赶上大调整,一个多月亏了17%,借的钱被套,科创板也没有开成。

  之后想翻本,看市场在炒热点,就去追半导体,买了又跌,两只股票割肉,分别又亏了20%和10%。

  钱出来后看云天化涨得不错,PE又只有10倍左右,觉得估值低,结果杀入后又亏了30%。

  50万只剩下13万,自己那部分本金已经亏光,欠亲戚的债也不知道咋还,心里有压力,也不敢在家人面前表露。贴子最后他写道:

  “今天平安夜,爱人催我早点睡,我说我还要复一下盘。

  一个人躲在电脑房,写着写着,心里也宁静了些许!

  今日亏2897元。”

  第二个故事是云蒙,雪球上研究银行的大V,周末传出消息,说她发的私募基金清盘了。

  云蒙曾经在央行工作过,对银行比较有研究,她主要就买银行股,成名之作是招商银行。2007年开始买入,在随后的熊市中被套,但她非常有信心,持续加仓,还上了杠杆,终于熬到了2014-2015年的大牛市,一波把资产做到了2000万。

  随后云蒙夫妇辞去了公职,创业发了私募,仍然是加杠杆单吊银行股。但彼时他们认为招商银行估值比其他银行高太多了,转而去买低估值的银行,中途还做空过招行对冲。结果招行越涨越高,而他们买入的民生银行和中国华融却都亏了不少钱,到2018年三季度末时,基金净值只剩下0.42514元。

  第三个故事是姜超,之前海通的首席经济学家,2013、2014、2016三届新财富宏观分析师第一名。

  今年初,姜超从海通离职,加入了中泰资管,成为了基金经理。4月份发了第一只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就类似于私募基金,到现在8个月了,净值是0.8071,跌了近20%。

  我把这三个亏钱的故事放到一起写,并不是想说他们投资水平不好。

  第一位散户咱就不说了,像云蒙,她对银行的很多分析是有道理的,专业性也挺高,只做银行股也没有超出自己的能力圈。像姜超,妥妥的宏观大佬,你说他看宏观大势的水平不行的话,那国内就没几个行的了。

  但是他们的投资业绩依然都不大好。

  云蒙或许是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让风险过于集中,还加了杠杆,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带来过大的亏损。姜超擅长的宏观分析,本来就不适合分析中短期市场走势,况且影响股价表现的因素太多了,写分析报告时只需要聚焦自己擅长的宏观领域,而做投资则要考虑方方面面。

  我想说的是,还是要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大部分时候,我们对市场未来的走向一无所知,这些专业知识足够丰富的人也一样,何况是作为业余投资者的我们。

  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对自己的保护。当我们想争取超额收益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置身于额外的风险下,如果认识到自己很难拼得过别人,那就不如放弃这些奢望,就简单求个平均。买买指数,分散买买优秀基金经理,长期持股,不去乱作择时,只去抓确定性足够高的机会,投资或许能做得更轻松简单,效果也未必会差。

  这个市场很凶残,它就是成王败寇。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