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黄金平替”,单日大跌6%

“黄金平替”,单日大跌6%

2025-06-30 08:41  来源:财经365 作者:李静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近日,铂金价格经历大幅波动。

  6月27日,现货铂金价格单日大跌5.90%,收于1337.30美元/盎司,让前一天刚刚以约310元/克价格购入铂金条的观望投资者小常(化名)措手不及,陷入是否止损的纠结。

  然而,此次回调并未改变铂金今年以来疯狂的上涨态势。截至6月27日收盘,现货铂金年内累计涨幅仍高达47.93%,远超同期黄金约24%的涨幅,成为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贵金属之一。

  铂金市场过山车行情背后有怎样的风险?投资者如何应对?业内人士称,铂金价格短时间内大幅拉涨,存在资金炒作情绪。同时,铂金的投资渠道则相对狭窄,变现也较为困难。投资者应合理评估风险,谨慎购入。

  投资热、销售与回收冷

  今年上半年,铂金在黄金涨势的带动下,承接了黄金投资的外溢资金,成为涨幅最大的贵金属品类之一。

  许多投资者在这轮涨势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来自上海的小吴(化名)对记者说,他在5月以252元/克的价格购入一批铂金条(4根20克+2根50克),总投入4万多元。随着6月中旬铂金价格一路攀升近25%,他获利约万元。

  然而,铂金原料价格的飙升并未在回收和销售端引发同等热潮。记者走访发现,铂金回收市场反应平淡。一线回收商普遍报价在200元/克左右,远低于现货价格,且咨询者寥寥无几。

  有回收商明确表示仅回收品牌铂金饰品,采取“一口价”方式,并强调“非品牌铂金材质不予回收”。“由于铂金熔点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们一般需要现场验货后才能报一口价,不会简单地按照克数来计算。”上述回收商对记者说道。

  销售端同样冷热不均。上海多家珠宝店反馈,黄金饰品仍是绝对主角,铂金饰品往往与K金一同被放置在角落柜台,展示空间小、客流稀少。销售人员坦言,顾客选择铂金多因其银白色外观,但首选通常是加工周期更短、价格相近的K金,“当前最受欢迎的仍是黄金饰品”。

  黄金替代逻辑遇上供应短缺

  业内分析认为,本轮铂金暴涨是“黄金替代效应”与“供需失衡”共振的结果。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铂金总供应量同比下滑10%至45吨,而需求同比增长10%至71吨。其中,投资需求环比激增28%至14吨,铂金货币需求同比上升17%至2吨。

  更深层逻辑在于黄金的“溢出效应”。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当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并超出预期,比如2025年以来COMEX黄金期货曾突破3500美元/盎司,更具价格优势的铂金自然成为投机和替代资金的追逐目标。投资者的涌入将铂金价格捧了起来。

  铂金价格此轮爆发式上涨主要于2025年5月中旬,尤其在5月20日至6月26日期间,现货铂金累计飙升 42.49%。Wind数据显示,6月27日盘中一度触及年内新高1435.22美元/盎司。其“疯狂”的涨势甚至超出机构预期。瑞银报告指出,当前铂金价已突破2025年底的目标,进入2026年预测区间。

  有行业人士表示,铂金价格短时间内大幅拉涨,存在资金炒作情绪。在黄金价格高企背景下,上游部分商家有意加大力度推动铂金作为黄金的替代品。目前铂金系列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批发商手中,价格变化向终端消费的传导仍需时日。

  大涨大跌下后市需谨慎

  综合市场机构的观点来看,对于后续走势,普遍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的急剧上涨和突然间的下跌,也暗示着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波动空间。

  “一旦投机热情消退,价格回调将不可避免。”高盛研报中提到,铂金价格能够创下十年新高,主要是由于投机行为和ETF需求的推动,而非基本面的根本性改善。

  部分投资者把铂金当作黄金的替代品,觉得当下铂金价格回调是入手的好时机。然而,一位贵金属期货投资者对记者坦言,铂金与黄金之间并无可比性。黄金不仅具有金融投资属性,还兼具消费品属性,换言之,它是一种金属形态的硬通“货币”。相比之下,铂金虽稀少,但其供需关系与铜金属类似,需求大则涨价,需求少则跌价。

  前述人士称,铂金此前是被黄金的热潮带动起来的,后续其上涨的支撑并不明确。若黄金价格出现明显回调,铂金的投机资金可能会迅速离场。

  黄金与铂金近期的市场表现,似乎正在初步印证上述担忧。当地时间6月27日,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其中,COMEX黄金期货下跌1.85%,收报3286美元/盎司。现货铂金则遭遇更猛烈抛售,单日暴跌5.90%,收于1337.30美元/盎司。

  业内人士提醒,黄金的投资渠道较为畅通,包括纸黄金、期货黄金、黄金ETF、黄金币以及各种黄金首饰等。相比之下,铂金的投资渠道则相对狭窄,变现也较为困难。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充分评估风险,避免因市场波动而造成损失。普通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购买。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