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 创业 / 动态 观点> A股并购市场新趋势:IPO折戟标的成资本整合新宠

A股并购市场新趋势:IPO折戟标的成资本整合新宠

2025-04-11 09:08  来源:财经365 作者:马虎成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正形成IPO与并购双轮驱动的资产证券化新格局。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以来,已有17家曾终止IPO进程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产证券化,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210%,揭示出资本市场生态的深度变革。

  并购市场格局重构

  4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收购计划,标的资产普遍具有IPO折戟背景。模具制造龙头天汽模最新公告显示,拟以股权置换方式收购东实股份50%股权。值得关注的是,该标的曾于2023年申报深市主板上市,在完成首轮问询后主动撤回材料。通过本次交易,天汽模将实现从模具开发向汽车零部件总成制造的产业链延伸。

  无独有偶,新材料企业呈和科技日前宣布拟控股映日科技,后者曾两度冲击创业板未果。标的公司18亿元的整体估值引发市场热议,这较其2022年IPO申报时的估值增长37%,折射出优质标的在并购市场的溢价空间。

  资本运作逻辑演变

  南开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田立辉分析指出,IPO终止企业正成为并购市场优质标的源,主要具备三大优势:其一,经过上市辅导的企业在财务规范、内控体系等方面完成升级;其二,科技型标的通常具备细分领域技术壁垒;其三,创投机构退出诉求与产业资本扩张需求形成共振。

  从交易结构观察,产业协同成为核心考量。天汽模与东实股份存在多年业务往来,前者既是客户又是股东,此次并购将产生显著的供应链协同效应。至纯科技耗时五年完成对威顿晶磷的控股,正是基于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长期战略布局。

  估值博弈与监管考验

  尽管并购市场持续升温,交易失败案例同样值得警惕。医药企业双成药业终止收购奥拉半导体,核心矛盾正是标的方股东对78亿元估值存在分歧。类似案例中,标的公司因IPO预期形成的估值锚定,往往与产业资本的定价逻辑产生冲突。

  监管层面同样存在挑战。近期终止的速度科技并购案显示,地理信息行业政策变动直接导致交易搁浅。投行人士透露,交易所对"三高"并购(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审查趋严,标的资产历史沿革、关联交易等成为问询重点。

  资本退出路径创新

  在IPO审核趋严背景下,并购重组正成为创投机构重要退出渠道。数据显示,年内完成的17单并购交易中,14单涉及PE/VC机构退出,平均IRR达32%。科创板"硬科技"并购指引出台后,半导体、生物医药领域并购活跃度显著提升,年内已有5单交易通过"小额快速"通道完成审核。

  业内专家建议,并购双方需重点把握三大核心:一是建立动态估值调整机制,将技术迭代、市场拓展等变量纳入对赌条款;二是强化尽调深度,特别关注标的IPO终止的真实原因;三是设计分期支付方案,通过业绩承诺实现风险共担。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得到更充分释放。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