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脉络清晰!

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脉络清晰!

2025-04-09 08:41  来源:财经365 作者:李成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特朗普关税导致全球风险资产剧烈波动,A股与港股同样受到波及,在关键时间节点,稳市组合拳出场。

  这次稳市的清晰脉络在于,国家各部委联合行动,各类行业机构又坚定与国家站在一起,相互配合,坚定买入,坚定看好中国经济,中国资产,看好A股投资价值。

  毫无疑问,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由中央汇金发挥“平准基金”作用,果断增持A股,给市场吃下一粒定心丸。

  央行、社保基金、国资委以及地方国资也纷纷表态将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中国石油等相继宣布增持计划。在业内看来,监管、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等自发配合,快速形成有效的政策组合,托底市场。

  从关税冲击、到A股与港股回调,再到政策密集出台,短短2个交易日,市场从“恐慌性抛售”转向“理性定价”,自4月7日尾盘中央汇金喊话,到8日市场企稳,短短20多个小时里,发生了什么?政策推出节奏如何?是如何做好扭转市场情绪的?专业机构如何看待此次护盘?券商掌舵人与首席们第一时间给出解读。

  脉络一:国家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联合行动

  4月8日一整天,多部委、多层面、多主体参与的护盘政策密集袭来,政策、消息发布的颗粒度精确到以小时计算。

  从8日凌晨开始,中国国新公告称,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早上6点半,中国国新再次在其官方公号上发布上述消息。

  早上开盘前,中央汇金、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监管密集出台政策与喊话,涉及国家队、险资等多种中长期资金。

  早上8点半,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汇金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公告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在央行再贷款方面,中国诚通接力中国国新,公告称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招商局集团作为央企率先表态,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辽港股份、招商积余开盘前集体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临近开盘,央行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到了下午开盘,2点左右,国务院国资委表态,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随后,地方国资平台也纷纷发声,上海三大国资平台发文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脉络二:国家队先行,行业机构成为一致行动人

  政策利好的同时,国家队、社保、险资、银行理财子、公私募、上市公司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托举市场。

  首先是“国家队+央行再贷款”梯队。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在4月7日分别发布公告,大举买入ETF和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并将持续增持。8日,中国诚通宣布,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继7日增持股票资产后,中国诚通继续大额增持ETF基金和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股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其次是社保基金。4月8日,社保基金表示,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第三是险资。金融监管总局调整险资投资权益比例之后,中国太保率先公告,公司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第四是银行。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子也有增持举动。苏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已增持ETF基金,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晚间,包括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宣布获股东增持或披露增持计划,浙商银行则表示该行董监高等人员拟集体增持。

  第五是公募。博时、鹏扬、招商基金同日公告自购,合计金额1.45亿元。其中,博时基金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招商基金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鹏扬基金拟于近日以固有资金申购3000万元公司在管主动权益类偏股公募基金产品。其中,首批1500万元申购已于4月8日完成,其余承诺申购的1500万元额度将于近期完成申购并进行公告。

  第六是私募。媒体报道显示,包括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神农投资等私募近期喊话,地缘政治噪音过后,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基本面的确定性。而进化论资产CEO、首席投资官王一平在社交平台发文称,4月8日已加到满仓。

  第七则是上市公司。央国企的增持、回购、分红等利好公告贯穿了全天。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晚8点24小时内沪市上市公司累计披露新增回购计划32家,金额51.85-97.7亿元;增持33家,金额116.14-216.5亿元。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国能建、中国海油、国投集团等央企公告增持。

  脉络三:券商与上市公司的回购与增持来得特别快

  券商基金行业与国家队、社保基金、险资、上市公司密切配合,通过回购、增持释放信心的还有券商军团。

  截至目前,包括东方证券、国泰海通、国金证券、国投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以及长城证券控股股东华能资本已经在行动。其中前四家启动回购、后1家开启增持。值得注意的是,超40%至1.5倍的高溢价回购成为券商回购的最大特色。

  具体来看,东方证券方面,公司拟2.5亿元至5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价不超每股12元。回购价格高出昨日收盘价41.84%;

  国泰海通方面,董事长朱健提议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是高出决议前30个交易均价的1.5倍;

  国投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方面,拟回购2亿元至4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决议前30交易日均价的1.5倍;

  国金证券方面,回购回购0.5亿元至1亿元,回购价上限超今日收盘价67.01%;

  长城证券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华能资本拟增持不低于0.5亿元至不超1亿元,未设定价格区间。

  除了真金白银回购与增持,4月8日,上交所召开证券经营机构专题座谈会,与长江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国泰海通、申万宏源、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10家证券经营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与会机构一致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面对当前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加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坚定信心、勠力同心,保持定力、凝聚合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8日盘后,包括中国海油、三峡能源、立讯精密、中国铝业、中远海控、药明康德、川投能源、五粮液、恒力石化、TCL科技、新和成、正泰电器、大华股份、仙鹤股份、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华工科技、宏润建设、中远海发、紫光国微、裕同科技、道通科技和东山精密在内的22家A股上市公司盘后披露金额最高达2亿元及以上的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

  脉络四:行业集体发声,头部机构率先表态

  面对关税冲击,自4月8日尾盘中央汇金宣布增持ETF以来,短短30多个小时里,密集的政策组合迅速推出,既有监管机构的规则调整,又有国家队真金白银的直接行动,更有市场参与主体的自发行为,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当前政策组合形成了“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兼顾了短期及时性和长期的规范性。这不仅说明各方资金对A股长期价值的肯定,也彰显了决策层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

  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成为加码投资A股市场的共识。

  中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佑君表示,面对当前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的市场环境,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资本市场一系列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有力提振了国内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中信证券将积极践行责任,与市场各方携手共进,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中长期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也表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精神、中国产业供应链的强大韧性及中国内需市场的广阔空间是资本市场平稳向好的最大底气和重要支撑。作为长期主义坚定的实践者,华泰证券始终坚定支持实体经济,陪伴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美关税虽难免对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但中国股票市场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包括地缘叙事的变化,以及中国资产本身的估值优势,和宏观政策发力的空间。总体而言,中国股票市场中短期仍具备相对韧性,“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

  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这种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响应,既展现了监管指导下的中长期资金对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的主动调节能力,也彰显了我国资本市场应对外部挑战的成熟度提升,标志着政策托底与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进入新阶段。

  高瑞东表示,中国版“平准基金”的主动作为正重塑市场生态。其通过及时有效的市场调解,引导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有序入市,推动稳定机制从“短期托底”向“长期塑市”升级,为A股市场抵御外部扰动提供了充足的缓冲空间,同时也以“开放应对保护主义”的战略定力向全球传递了充足的信心。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认为,国内政策严阵以待,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持续加码、维护资本市场力量持续壮大,使得市场及时摆脱悲观预期。A股短期快速出清特朗普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扰动后,后续有望对边际改善和长期积极因素做出有效反映。

  第一创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怀军认为,中央汇金公司加大了对A股指数基金的增持力度,而央行则宣布在必要时对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汇金负责投资,央行承诺无限流动性支持,中国版“平准基金”的横空出世,有助于缓解市场担忧情绪,提振市场信心,为稳定A股市场稳步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脉络五:外资公募集体发声,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从政策面、资金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来看,当前A股市场基础仍然较好,待风险集中释放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依然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宏观上,中国正处于周期复苏起点,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挑战。在出口压力增大背景下,稳增长、内循环刺激政策出台节奏有望早于市场此前预期,或将边际缓解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微观上,科技自主、“内循环、稳增长”,以及对非美地区扩大开放,或是投资人可以关注的投资线索。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从长期看,美国对贸易伙伴的极限施压并非常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会找到适合自身盈利模式的途径,中国以其强大的制造能力仍会带来高性价比的产品。此次市场系统性下跌之后,不乏错杀品种,那些基本面受影响很小、本身经营能力强、商业模式稳定,但因市场情绪导致大幅下跌的优质公司是值得加大力度关注的。

  宏利基金认为,中美对弈是长期问题,严厉关税只是竞争手段。严厉关税的短期影响不宜低估,但对投资机构而言,其中隐含的长期战略机遇也不宜低估。三个中长期趋势显现正迎来窗口期:

  第一中国外循环优化的战略窗口期到来,中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欧合作成为严厉关税下的破局手段,都是未来外需潜在的增长来源。

  第二拉动内需支撑中国经济,政策着力与挖掘居民部门潜力,优质企业也可能将需求挖掘的重点转向国内,总量经济运行的新范式可能加速构建。

  第三科技产业趋势,成为中美对弈,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科技产业趋势投资重新启动,也正当其时。

  此外,针对特朗普公布的“制造业回流”等美国诉求清单,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门总监王毅直言,关税政策在短期内(例如1-2年)不会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企业仍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运营目的地,但成本将上升。如果美国整体经济陷入衰退,关税收入可能不足以抵消支出的增加。截至目前,似乎没有经济体或风险资产真正从此次关税政策中受益。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