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

2022-12-19 10:54  来源:靳毅团队 作者: 靳毅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靳毅团队

短期和中长期资金面与货币政策会怎么走?

核心观点

今年跨年形势将与往年有所不同,资金面或较市场预期的更为宽松。理由有四:(1)失业上行,央行宽松资金面紧迫性增强;(2)疫情扰动经济期间,政府“增收”行为将阶段性放缓;(3)疫情阶段性扰动工业生产,银行信贷“开门红”成色打折;(4)银行理财仍有赎回压力,资金回流表内助推流动性宽松。

但是从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来看,2023年货币、财政政策对债市及资金面的中长期利空因素,较2022年边际增多: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从2021年的“灵活适度”转变为“精准有力”,意味着结构性政策将替代总量性政策,成为2023年发力重点。在价格型工具层面,我们认为LPR单独降息的可能性大于MLF、LPR“双降”,配合存款利率降息。对债市而言,LPR与存款利率的同步调降属于“短多长空”。在数量型工具层面,PSL、再贷款工具替代降准工具重点发力。对债市而言,PSL、再贷款工具“宽信用”属性更强,对债市偏利空。

从财政政策来看,2023年减税力度下降,政府收入增速可能较2022年更高,政府存款规模届时由下降转为重新增长,对债市资金面不利。与此同时,政府赤字率扩大后,相比于政府减退税给企业、再由企业间接投资,政府直接投资到基建等领域,“宽信用”的效果可能更加快速明显,对债市而言也同样偏利空。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在短期疫情反复、外需衰退的背景下,短端流动性宽松无虞。但从中长期来看,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和财政政策表述方面,均显示出对债市长期利空的因素——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前经济数据较差,但利率水平却反映出投资者对明年债市与资金面预期依然偏弱。而未来一个季度,债市将持续处于此种“弱现实”与“强预期”的交易主线之中,直到本轮疫情高峰结束。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通胀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正文

临近年尾,2023年春节又位于1月份,较往年偏早。跨年及春节前资金面,通常是债市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释放出下一阶段资金面与货币政策变动的新信号,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结合着对“跨年行情”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分析,接下来短期和中长期资金面与货币政策会怎么走?对此我们做出如下分析:

1、短期:

政策保驾护航,资金面宽松无虞

通常来讲,临近年尾,商业银行基于监管考核要求与追求年初信贷“开门红”,需要备付流动性,减少银行间资金投放,带来跨年资金面的阶段性紧张。但是今年跨年形势将与往年有所不同,资金面或较市场预期的更为宽松。理由有四:

(1)失业上行,央行宽松资金面紧迫性增强。

11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10月份上行0.2个百分点至5.7%,超出“全年控制在5.5%以内”的政府工作目标。我们认为,本次失业数据的恶化,主要受到疫情数字上行制约内需,以及海外需求衰退制约外需的影响。

在未来一个季度之内,“疫情反复”与“外需衰退”这两个因素难以明显扭转,并将持续性地冲击就业市场。在此情况下,央行需要维持偏宽松的流动性以托底经济。

12月15日,在上一个交易日DR007低于1.7%,资金面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央行依然超量投放MLF1500亿元,反映出其呵护资金面的态度,符合我们在11月20日报告《赎回潮的“危”与“机”》中的判断。接下来,随着疫情数字的进一步上升,预计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投放方面还会有更多动作。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1

(2)疫情扰动经济期间,政府“增收”行为将阶段性放缓。

上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加大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了弥补财政缺口,下半年以来政府税收力度加大,9、10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4%、15.7%。政府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存款规模回升,相当于从银行间市场抽取流动性,不利于资金面。

但是受疫情扰动与外需衰退影响,近期工业生产和消费增速边际下滑,影响政府税基。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上月下行2.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一个季度疫情扰动经济期间,政府税基将持续性受到扰动。

与此同时,政府的民生开支却较为刚性,使得政府存款规模可能再度下降。下半年以来财政因素对资金面的“利空”可能再度转为阶段性“利好”。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2

(3)疫情阶段性扰动工业生产,银行信贷“开门红”成色打折。

在12月12日报告《2023年通胀展望》中,我们探讨了疫情对于生产的长期影响。以韩国、中国台湾为例,奥密克戎疫情爆发后,当地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并未出现长期下行,与美国、英国等地“疫后缺工”的现象不同,这可能与东亚地区劳动文化、劳动福利体系有关,因此我们认为疫情反复对供给侧和通胀的长期影响可控。

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集中爆发期间,员工缺勤、病退以及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仍会使得东亚地区劳动参与率暂时性走低、生产暂时受阻。本次中国大陆疫情高峰出现,恰逢银行力争年初“信贷开门红”期间。生产的暂时受阻将影响信贷需求,若银行“信贷开门红”成色打折,银行跨年备付的流动性就会产生冗余,并回流至银行间市场,带来资金面的重新宽松。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3

(4)银行理财仍有赎回压力,资金回流表内助推流动性宽松。

12月上中旬债市持续震荡,银行理财破净率大幅上升,散户投资者赎回意愿增加。从封闭式银行理财到期数量来看,2022年最后一周、2023年一月中旬、2023年3月最后一周仍有三波理财到期高峰。

届时散户赎回银行理财,资金重新回流至表内存款,将减轻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商业银行资金融出意愿。11月份M2同比增长12.4%,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即是“资金回流表内”现象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理财赎回现象持续期间,银行间资金面易松难紧。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8


      2、中长期:政策重心转向,资金面利空增多

但是从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来看,2023年货币、财政政策对债市及资金面的中长期利空因素,较2022年边际增多。

2.1、货币政策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从2021年的“灵活适度”转变为“精准有力”,意味着结构性政策将替代总量性政策,成为2023年发力重点。

在价格型工具层面,我们认为LPR单独降息的可能性大于MLF、LPR“双降”。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定期存款与大额存单利率挂钩1年期MLF与10年期国债利率之后,LPR单独降息的空间打开。2023年初,为了稳经济、促进年初信贷投放,我们认为LPR单独降息的可能性较高,同时存款利率同步调降,以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但受到2023年上半年美债利率仍高及稳汇率的需求,2023年上半年MLF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对债市而言,LPR与存款利率的同步调降属于“短多长空”。存款利率调降后,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减轻,资金融出与债券投资的收益要求也会边际下降,利好债市。但是从长期而言,LPR的调降有利于加快信贷投放。信贷投放规模逐渐增长将消耗流动性、以及挤占银行自营投债额度,对债市而言长期反而不利。

在数量型工具层面,PSL、再贷款工具替代降准工具重点发力。11月份降准之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已经低于8%,达到历史较低水平。为了珍惜货币政策空间,我们预计2023年数量型货币投放将以PSL、再贷款为主,不排除MLF的扩容。

对债市而言,PSL、再贷款工具“宽信用”属性更强,对债市偏利空。尽管同样起到货币投放的效果,相比降准“先投放货币、后贷款”的形式,PSL、再贷款工具“先贷款、后投放货币”的形式“宽信用”属性更强,并且资金成本较降准更高。从历史来看,PSL、再贷款工具扩容期间,信贷投放的加快使得资金利率和债市利率走高。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3

2.2、财政政策

从财政政策来看,在 11 月 28 日报告《2023 年财政如何发力?》中,我们判断相比于2022 年财政支出更多依靠历史结余,2023 年财政支出力度将进一步上升,但支出增量主要来源于债务融资,包括政策性银行债务融资增量及国债融资增量。

正如我们判断的,一方面,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后,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相比于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正文直接表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反映出 2023 年减税力度下降,政府收入增速可能较 2022 年更高,政府存款规模届时由下降转为重新增长,对债市资金面不利。

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从 2021 年的“提升效能”转变为“加力提效”。“加力提效”或意味着政府赤字率的上升、政府债务发行规模的扩大。在政府债务集中发行期,资金面和利率波动可能上升。与此同时,相比于政府减退税给企业、再由企业间接投资,政府直接投资到基建等领域,“宽信用”的效果可能更加快速明显,对债市而言也同样偏利空。

股票行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流动性新信号”666

      3、总结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在短期疫情反复、外需衰退的背景下,短端流动性宽松无虞。但从中长期来看,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和财政政策表述方面,均显示出对债市长期利空的因素,包括:(1)LPR 存在结构性降息可能;(2)PSL、再贷款工具替代降准发力;(3)财政税收力度增加;(4)政府扩大赤字并进行直接投资。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前经济数据较差,但利率水平却反映出投资者对明年债市与资金面预期依然偏弱。

我们认为,未来一个季度债市将持续处于此种“弱现实”与“强预期”的交易主线之中,直到本轮疫情高峰结束。在此之后,债市投资者将根据复产复工节奏以及经济、信贷数据,判断后续经济基本面的回暖态势,届时债市主线才可能出现新一阶段的变化。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通胀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