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A股二季度或将迎来关键做多窗口期

A股二季度或将迎来关键做多窗口期

2023-04-03 07:17  来源: 财联社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财联社

3月成为过去,二季度正式开启。拨云见日,复苏之光可已出现?市场风格在二季度将如何切换?4月股市投资又当如何规划……请看本周十大券商策略。

A股二季度或将迎来关键做多窗口期

中信证券: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料将在4月开启

一季度,A股分别经历了价值、成长和主题的明显估值修复,成长类表现亮眼;展望二季度,全球流动性和国内基本面两大拐点已基本确立,并将在4月得到宏观数据和A股财报两个层面的验证,叠加外部金融风险与地缘扰动明显改善,预计A股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料将在4月开启,财报业绩驱动将取代主题炒作,成为阶段性主线,而作为年度主线的数字经济产业和全球流动性拐点相关板块将分化或轮动。

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下修的拐点已经确立,欧美金融风险与海外地缘扰动也已明显改善,打开估值修复空间;国内基本面预期上修的拐点也将在4月确立,提升A股配置价值。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预期将在4月得到宏观数据与A股财报披露两个层面的验证,预计一季度宏观数据有望超预期,GDP同比读数在4.5%~5%,一季报将反映业绩逐季改善的趋势。

综上所述,基本面、估值、风险偏好共振上修的市场环境下,A股料将在4月打开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财报业绩驱动将取代主题炒作,成为阶段性主线,建议关注制造中的新能源、基建、一带一路出口中的细分领域;年度主线方面,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创新药、医疗基建以及科创类企业将在二季度轮动,数字经济产业分化下,上游芯片、云计算基础设施等业绩有支撑的细分领域更加受益;年度主线和阶段性主线将接力并轮动。

国泰君安:股票策略的重点仍在于结构至上

指数横盘震荡,股票结构至上。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现阶段就是淡化指数,结构至上。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当前阶段股票策略的大逻辑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预期的好没有更好”,但同时“预期的差也没有更糟糕”。因此,在相对更中期的逻辑和形势明朗前,尤其是4月中下旬重要会议对于总量经济政策是否有新的变化前,上证指数上下的空间并不会太大。指数震荡并不意味着当前是投资的垃圾时间,虽然与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弹性有限,但国内数字化/安全化政策和海外创新乃至国企改革的变化却日新月异,不同的股票风格间出现极大程度的分化。股票策略的重点仍在于结构至上。

成长风格占优,四月重视扩散。首先要明确一点,就目前国内经济和地缘政治角度而言没有太大的未预期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对股票而言有两个影响:第一,投资者持有货币的意愿不高,当前仍然处在“结构做多期”;第二,股票风格不在确定性,而在于找边际变化和弹性。与此同时,当前温和的总量政策与边际放缓的经济活动(5月后进入淡季)意味着总量经济板块预期上修空间受限,考虑海外金融紧缩周期处于尾部,当前成长性/长久期资产相对占优。但与2-3月不同的是,当前市场面临着过度集中的成交结构与A股总成交放缓之间的矛盾,加之一季报的临近,或将推动未来一段时间成长风格出现扩散。一方面在于TMT+医药的轮动,另一方面关注传统领域中的细分成长方向。

强势股有空间,布局低位扩散。重视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微观筹码出清,且中期维度受益周期性复苏和技术创新的板块,美元紧缩周期的尾声也有利于长久期资产,积极布局低位成长: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医药(创新药)。2)国内数字化政策+海外创新大周期,公募整体低配,中期产业大主题。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看空者没有筹码,而踏空投资者较多,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主导强势股行情。强势板块与强势股仍有一定空间,但由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要注意风险控制。关注轮动:计算机(“AI+”应用)、通信(电力信息化)、传媒(影视院线/游戏)。 3)部分传统赛道估值合理且交易并不拥挤,其中具备成长性或一季报有望超预期的细分方向将受益成长扩散,关注传统成长细分:啤酒/食品/小白酒/小家电/中药/零售药店。

主题与个股:掘金硬科技、数字经济与低估消费。1、围绕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荐电子(中微公司)/计算机(杰创智能)/高端装备(英维克/力合微)。2、布局处于产业发展早周期的数字经济和AI应用,推荐数据服务(天孚通信/数据港)/AI+(受益蓝色光标/盛天网络)。3、业绩验证期具备估值优势的消费(青岛啤酒/益丰药房/长城汽车)。主题推荐:绿氢/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虚拟现实。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华安证券:拨云见日,复苏之光乍现

在1-2月宏观数据疲弱、政府工作报告及总理记者问中传达政策稳信号使得市场政策预期下修以及海外金融风险暴露,发达经济体加息预期弱化的影响下,3月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格局。配置上,受ChatGPT驱动、数字经济催化剂事件频现,TMT领衔上涨。展望4月,市场对经济复苏以及宏观政策低预期有望迎来修复。一是增长偏悲观预期,有望在一季度数据公布后得到一定修复,先行指标PMI已显示3个月连续改善;二是对政策力度偏弱的预期,有望在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扩内需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基建相关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后有所改善。整体判断,4月份A股可以更乐观一些,有望好于2-3月,围绕尚未被定价的经济复苏预期差和TMT产业周期进行配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可选消费稳步复苏,关注食品饮料,医疗服务和美容护理;二是五一节前出行链条有望凝聚更多共识,关注航空机场、酒店餐饮和旅游景区;三是数字中国和AI商用双轮驱动的TMT产业浪潮下直接受益的TMT方向计算机、通信、传媒,和扩散的电子。

经济内生修复,关注地产复苏力度与持续性。经济延续复苏,PMI连续3个月在荣枯线上扩张。一季度经济开局向好,Q1的GDP增速有望达4.5%左右。社零增速预计在5%左右,投资端5.1%左右,基建投资延续发力(9.5%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7%左右)、地产投资负增长(-4.8%左右),出口同比-6%左右。通胀上,食品价格快速下行拖累CPI,预计一季度CPI均值1.6%左右,PPI均值-2%左右。

流动性总量稳中有升。社融向好,信贷规模增长变缓但推力持续,总量稳步抬升。长端利率向上支撑渐强,短端资金价格近期波动加大,需关注向长端传导的风险。微观流动性改善,增量资金积极流入。

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风险偏好持续回温,关注四月底政治局会议表述。高利率风险在金融领域显现,或成为美联储结束加息新变量,美联储上半年大概率结束加息。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大概率整体维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甚至略更积极,当前市场对政策预期处于极低状态,风险偏好或有望小幅提振。

行业配置:复苏与科技并进,关注三条主线

重视尚未被市场定价的经济上行超预期可能性,同时TMT产业周期上亦可为,配置上复苏与科技齐头并进。更为具体的关注三条主线:

(1)受益经济上行超预期可能的可选消费。春节假期消费复苏慢于预期后,消费风格整体维持震荡,当前市场对经济修复尤其是消费修复整体持悲观态度,存在较大预期差。在经济上行超预期展望下,消费风格值得配置,可选消费方向更优,包括白酒、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和化妆品。

(2)尚未被市场定价但复苏良好的出行链条,尤其在五一节前有望凝聚市场共识。航班执行数、地铁客流量、重点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数等指标均指向出行充分复苏。随着3月经济数据验证复苏成色以及五一旅游节前的市场期待,有基本面支撑的出行链条或将重新被市场重视。推荐出行链条中的航空机场、酒店餐饮和旅游及景区。

(3)“数字中国”与AI商用双轮驱动下泛TMT行情。“数字中国”建设和以ChatGPT为代表AI商用落地将从数字资源、数字基础设施和AI应用生态等方面推动TMT产业升级,由此推动计算机、通信、传媒行情。上游电子则有望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需求增加背景下迎接扩散。

风险提示:疫情二次感染或反复感染,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政策解读存在偏差等。

广发证券:“政策反转、困境反转、美债反转”三重奏共鸣

主线逐渐明朗—“思•变”的Δ三重奏。政策反转(数字经济+央国企重估是宽信用新抓手)、困境反转(地产及疫情拐点)、美债反转(港股天亮了,千金难买牛回头)。本周市场“思•变”的Δ三重奏共鸣。

政策反转:除了央国企重估再加杠杆,数字经济AI+同时也是困境反转的交集,我们数字经济系列报告提示“三大预期差→三大趋势→三大投资线索”、数据要素&数字基建两大基石,并判断AI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AI将是数字技术催化的新一代“场景革命”。3.26《估值沟壑视角解读当下TMT交易热度》提示,借鉴当年“茅指数”和TMT交易热度迅速上升期的经验,仅因交易层面导致趋势下行的概率并不大,预计“估值填坑”继续。基于“技术革新引发场景革命、内外催化剂加持、海外宏观环境、国内宏观环境、股市流动性”五大相似点,本轮“AI+”类似13年的“移动互联网+”:(1)本轮“AI+”的第一波上涨波动加大但趋势未变;(2)类似行情下,行情的首次回调幅度并不大;(3)中长期来看,行情空间较大,时间跨度较长,且“盈利印证”重要但并非行情持续性的决定性条件。我们认为本轮“AI+”行情可能小荷才露尖尖角!

困境反转:经济仍处复苏轨道,优选低估值的△g行业,等待4月决断。前期市场分歧在于5%增长目标带来政策预期弱化,3月份经济继续复苏向好、新出3月PMI数据连续3月在枯荣线以上等均显示复苏仍在轨道;“4月决断”前我们建议继续优选低估值高△g行业:如商用车、生物制品、广告营销、计算机、装修建材等。

美债反转:美联储加息周期将结束,“港股天亮了、千金难买牛回头”。(1)3.31晚美国2月核心PCE数据披露,通胀数据重回“低预期”轨道,上次美国通胀数据从略高于预期进入略低于预期是22.11.10;(2)展望未来,欧美央行利率路径都需审慎,美联储未来加息路径已更为明晰;(3)当前港股ERP高位吸引,已对海外利空相当程度计价。

23年配置继续聚焦“思•变”的Δ三重奏。我们维持“港股走牛市、A股走修复市”的判断。市场核心逻辑仍是“思•变”的Δ三重奏。行业配置:1.“政策反转”:“央国企重估”和“数字经济AI+”有望成为信用扩张新抓手(电力/通信运营商/交运/数字基建、AI+传媒等);2.“困境反转”:优选低估值高Δg(消费建材/自动化设备/创新药/中药);3.“美债反转”:港股“天亮了,千金难买牛回头”三支箭:(1)扩内需“消费优先”&“消费升级”:医疗保健;(2)海外流动性反转“重建”&“发展”:互联网;(3)扩大有效需求:地产竣工链(家电/家具)。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反复,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不确定性等。

民生证券:“内战”不止,变化将至

1、大盘成长反攻,新旧成长的“内战”

本周主要宽基中创业板指和沪深300领涨,风格指数中大盘成长表现最佳,“沉寂”已久的公募重仓板块有所反攻。但从行业上看,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只有公募重仓的消费+电新板块领涨,而且传统能源、传媒和计算机同样表现不俗。这意味当下市场存在三股势力:一个代表了过去的核心资产以及高景气度投资的板块,一个是代表未来长期通胀中枢上移、产能价值抬升的板块,一个是代表了未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趋势的板块。可能由于过去参与成长股投资的投资者在不同成长之间切换相对容易,也更容易理解和形成共鸣,因此TMT的行情来得如此猛烈,而以资源、重资产为代表的价值-成长股的“崛起”似乎需要的“战线”更长。相较于2022年,市场原有稳态结构打破已成定局,宏观环境变化一旦确认,大的风格切换将势不可挡。

2、当下TMT的位置:“内战”可能远未结束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虽然目前国内的AI概念指数涨幅高于海外,但是从市值的绝对值扩张角度看,仍相比海外有较大差距。(2)无论是从估值的位置还是低位股的比例来看,TMT都处于成长内部相对低估的状态:具体而言,综合各类估值指标来看,TMT各指标大多处于历史50%以下分位数;从低位股的角度去看:“腰斩”个股最多的集中于传媒与通信,而“十分之一”股也集中于传媒、通信、消费者服务和计算机。(3)从市场存量博弈的角度看,2021年的强周期板块走势有一定的参考性:强周期板块在2020年从属于茅指数,同样受到宏观经济的驱动,但在2021年2月茅指数大跌调整后,两者出现背离。到了2021年9月,在强周期板块的上涨中茅指数跌破前期低点,与此同时强周期的行情达到阶段性顶点。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市场的主线既不是茅指数也不是强周期,而是新能源。当下,主流赛道的股价走势会是比交易拥挤度更好的用于指示TMT行情的指标。

3、成长股股价可以抢跑业绩多久

当下成长股投资者对于新旧成长的核心分歧在于业绩:以电新、食品饮料、医药为代表的传统赛道型行业,过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而对于TMT而言,新的产业趋势才刚开始,在产品没有大量渗透之前,要证明业绩的持续增长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股价与业绩之间就存在时滞。问题在于这个时滞最长是多久:对于TMT而言,2005年以来股价的底部基本上领先净利润增速/ROE的底部1-2个季度。这一轮股价底部为2022年Q3,所以历史规律如果有效的话,行情持续的一个条件是TMT盈利底部反弹要在2023年Q2见到。数字经济板块在2023年一季报和中报之间仍有窗口期,往后看反而业绩的要求可能会变高。

4、变盘前夜,新的力量正在凝聚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主要宽基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接近2020年6月,2021年12月和2022年9月的水平。投资者当下对于市场行业板块的此消彼长的讨论固然重要,但是关注是否存在一股更大的变盘力量导致市场风格切换也很重要,目前来看:(1)美国经济正在重返“滞胀”。一方面,美国3月PMI有所反弹;另一方面,信贷结构上住宅和商业地产贷款以及消费贷反而有所增长,而银行体系的不确定又在制约进一步紧缩空间。(2)商品即货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存在解决了大多数资源品空间错配的问题。但一旦美元持续贬值,商品有可能成为替代美元的中间货币,商品的产能价值将会叠加金融属性而被放大。(3)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资产重估:一方面沙特阿美近期频频出手,加强与我国石化产业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和巴西2023年初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促进双边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中国大量链接资源的重资产行业被景气度因素所压制,但是持续在被产业资本和境外资金重估,这可能是缺乏自我增量资金以外的二级市场一股重要的定价力量。

5、更多地站在下一个场景的一边

市场不会永远处在低波动震荡的状态,原有稳态结构已经松动,未来宏观与外力的变化或将会导致市场出现较大的风格切换。我们推荐:能源(油、煤炭),有色(铜、金、银、铝、小金属),重资产+国企央企(炼厂、建筑、钢铁),运输(油运、干散、化学品运输、港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要参与的话,应趁早。

风险提示:历史复盘并不代表未来;指数可比性不足;海外通胀超预期回落。

国盛证券:二季度策略——山高,路长,低挂档

【战略问题】方向与高度:我们独家的周期和趋势指标均迎来上行拐点,奠定A股的大方向是向上的——起落终有时;但熊牛转换的第一年(2013/16/19),指数ERP基本在[0—+1倍标准差]区间波动,对于指数涨幅不宜有过高的期待;基本面与资金面的线索也都指向,3400-3500点区域面临较大阻力——山高路也远。

【胜负手】主线:A股的主线都是怎么确立的?经济大盘向好是结构性行情启动的先行条件,宏观政策踩刹车是贝塔行情终结的普遍原因,景气趋势确认是主线迈入主升的核心驱动——三个要素;在第一波贝塔行情后,主线的确认有两种经典模式:1.主线立即明确,2.主线经过1-2季度确认(第2种更为普遍)——两种模式。

【战术问题】Q2战术上需要重视的四个变化。1.定价特征:与Q1明显不同的是,二季度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将显著提升;2.外围因素:外围金融市场波动率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下移、外需进一步回落压力;3.机构行为:重仓股集体抛售大概率迎来纠偏;4.交易拥挤:偏存量市的环境下,交易拥挤度指标不宜忽视。

市场观点:山高、路长、挂低档。二季度,是贝塔行情向阿尔法行情的过渡期,也是主线行情的确认期(本轮更接近模式2) ;Q2业绩的定价权重会明显提升,机会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内需恢复+盈利上修的地产后周期(建材/轻工/家电)、有基本面加持的“中特+”(运营商、建筑、中药)、被“错杀”的机构重仓股(医疗服务/医美/食品);全年维度下,建议左侧布局半导体、逢低增持数字经济。

风险提示:1.若政策超预期收紧,可能拖累宏观经济增长,并导致市场流动性显著收缩;2.若海外流动性收紧节奏超预期,可能对权益市场估值产生较大扰动;3.若全球地缘冲突进一步加剧,或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企业基本面、投资者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放大市场波动。

中金公司:A股-经济企稳将助力信心回升

3月下旬我们认为A股市场延续近两月的震荡整理行情正在接近尾声,建议逐步布局,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也有所反弹;上周我们建议“二季度可以积极一些”,从近期的内外部环境来看,前期我们提及的几个主要逻辑正在行进之中: 1)增长延续企稳迹象,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可能是年内低点,二季度经济数据和政策环境有望提振市场信心。2)继续关注产业新趋势及政策支持领域,二季度泛消费行业的关注度也有望提升。3)海外金融风险事件仍受关注但对资本市场影响有所减弱。

具体配置层面,我们建议继续关注经济修复主线,如泛消费板块中的食品饮料、家电家居、医药等;成长板块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高端制造,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关注度仍高,新产业趋势催化下或有望保持活跃,但估值中枢抬升及交易集中也带来波动风险;主题方面关注一带一路、国企估值重塑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如果未来经济复苏好于预期,行业基本面逻辑可能重新重于主题逻辑。

行业建议:以经济复苏为主线,关注政策支持领域。未来 3-6 个月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1)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领域,如泛消费行业和地产链等;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科技软硬件;3)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企改革等相关主题机会。一季报将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机会。

华西证券:“小阳春”攻势,4月关注三条主线

海外市场: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关注海外金融风险的扰动。银行业的风险事件使得美联储面临“经济增长、控制通胀和金融稳定”三方面平衡的压力,3月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本轮加息周期或接近尾声。CME美联储观察显示,市场已定价年内开启降息,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回落,非美货币走强,有利于全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在高利率环境下,我们认为仍需关注海外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的扰动。目前而言,海外金融风险尚可控,且对A股企业影响有限,中国权益资产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过程中更为受益。

经济平稳复苏,国内政策延续呵护。3月以来国内经济基本面平稳复苏,但市场的“强复苏”的预期有所弱化。展望二季度,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仍在延续,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已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表明疫后经济内生动能正在逐步修复,但海外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内需将是后续经济修复的主动力,出口承压的背景下国内政策将延续呵护。3月27日央行降准正式落地,降准幅度不大,但信号意义较强,反映政策呵护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度,后续国内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

A股估值和风险溢价表明市场指数层面风险并不大。截至3月底,全A的市盈率(TTM)位于2010年以来中位数附近,风险溢价位于近三年均值和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区间,表明市场底部区间具备支撑。结构上,近期市场交易向TMT行业迅速集中引发投资者对行情是否见顶的讨论。我们认为成长板块在交易集中和部分重要股东减持影响下,短期行情波动率或有抬升。中长期,国内相关企业加速布局将对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业绩和估值带来提振,若行情阶段性调整或是再次布局的机会。

投资建议:“小阳春”攻势,续推三条投资主线。展望4月,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均有利于A股行情的展开。海外方面,银行业风险暴露后美联储货币紧缩已步入尾声,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回落有利于全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中国权益资产在这个过程中更为受益。国内通胀压力不大,内需驱动国内经济平稳复苏,出口承压背景下政策仍将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有望演绎震荡中攀升的“小阳春”行情。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1)AI相关的数字经济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题;

2)受益于美债利率下行,估值存修复空间的半导体行业;

3)“中特估值体系”和“一带一路”催化下优质央企/国企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

中银证券:新旧赛道结构切换助推TMT科技强趋势

宏观和产业趋势已成,新旧赛道结构切换助推TMT科技强趋势。首先,内、外部流动性趋于宽松是宏观的主基调。货币条件宽松是科技股发动趋势行情的必要条件之一,比如金油比上行阶段的14-15年和19-20年。其次,海外AI科技映射与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共同促成科技产业趋势,形成算力基础设施-硬件-软件应用-商业模式为主的软硬科技闭环。最后,市场微观结构变化,机构新旧赛道配置切换。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旧赛道估值回落,以TMT为代表的新赛道估值提升。当前TMT行业仍处在第一阶段整体拔估值过程,在科技行业基本面趋势拐头向上的预期,业绩分化或造成行情分化,但不构成板块大幅回调的压力。

二季度行业配置策略,科技为先,兼顾消费。1、科技周期向上进程依旧延续,软硬科技交替上行。受益科技周期上行,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引领的TMT行业:通信(光模块、运营商、数据中心产业链)、计算机(算力产业链、应用软件、信创)、传媒(游戏、AIGC)、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面板)。2、受益于美债收益率趋势性下行的消费品: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调味品)、医药等;以及受益于消费场景复苏,有望迎来第二波业绩验证行情的线下消费:旅游、餐饮、酒店、交运等。

浙商证券:十年一轮回:AI+,不止于TMT

类似于浏览器是人跟PC互联网的交互界面,也类似于智能手机是人跟移动互联网的交互界面,ChatGPT是人与人工智能交互的界面。从前瞻研究视角,我们认为AI的受益板块不仅限于TMT,参考互联网的演绎路径,传统板块也有望受益于AI赋能,换言之,我们认为TMT大切换逐步演绎的同时,接下来行情将进一步扩散至泛AI+板块。

1、AI+:将为传统行业打开想象空间

复盘13-15年的互联网,行情不仅局限于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上中游,下游应用端亦有不俗的表现,就互联网下游扩散来看,线上端的影视、游戏、营销、教育、金融,线下端的医疗、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汽车,这些是重点领域。

借鉴13-15年的互联网经验,立足AI技术特性,我们梳理出“AI+”的两条行业线索:线上赋能板块包括游戏、影视传媒、电商营销、金融、教育和办公等板块;线下升级包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家电、机器人、建筑、医疗和电力等板块。

在此基础上,我们从行业逻辑、估值、盈利等维度对这些板块进行横向比较。估值维度,截至2023年3月,AI+板块估值普遍在10年以来60-70的分位数水平,与万得全A估值分位数水平(59%)相近,在产业浪潮下仍有提升空间。盈利维度,结合Wind预测AI+板块普遍在2023年实现盈利反转,其中电商营销、影视媒体、智能汽车和医疗2023年净利润增速居前,均在140%以上。

2、AI产业链:4月关注一季报前瞻

与此同时,4月进入一季报发酵窗口。我们对AI核心产业链进行梳理,并从超预期视角对其进行一季报前瞻。

从超预期视角来看,芯片链内半导体设备(82%)、FPGA(67%)和晶圆厂(50%),通信和云计算链内光模块(60%)、光纤光缆(50%),以及数据链内数据要素(50%)2023年净利润预期上修比例较高,可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AI相关领域产业进展低于预期;美国的银行业流动性风险超预期。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