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公募基金经理跳槽频繁?数据来说话!

公募基金经理跳槽频繁?数据来说话!

2023-03-15 12:07  来源: 券商中国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券商中国

伴随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经理人事变动频繁,不时引发市场热议。经了解,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队伍整体较为稳定、人数持续净增长,人员流向以“内循环”“净流入”为主,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建设更加注重稳定性和持续性,2022年基金经理离职率为近十年来最低。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2025人、2237人、2588人、2865人、3262人,较上年度分别增长了14.08%、10.47%、15.69%、10.7%、13.86%,呈逐年递增趋势。每年离职人数分别为192人、206人、237人、299人、270人,离职率分别为10.82%、10.17%、10.59%、11.55%、9.42%,虽然离职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相较于整体数量的逐年增长,离职率长期保持稳定,2022年度更是出现明显下降,降到9.5%以下,为近十年来最低,且为近十年来首次降至10%以内。

截至2023年1月底,15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已注册基金经理3284人,管理各类公募基金10607只,公募基金规模达27.25万亿元。行业形成双向流动的良好生态,“公”而优则“私”曾经是部分基金经理的职业转型路径,近年来,部分“奔私”基金经理开始选择回归公募。

三大关键词:“内循环”、“净流入”、“私转公”

基金经理队伍整体较为稳定,人数持续净增长人员流向以“内循环”“净流入”为主。2018年以来新注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457人、406人、438人、604人、631人,其中来自本机构投研梯队及其他公募机构引才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1.49%、69.95%、53.42%、82.45%、59.43%,从来源上看仍以“内循环”为主。

近年来,部分基金经理开始选择“私转公”,如2021年于洋“奔私”1年后重回富国基金,2022年韩会永重返公募基金行业在合煦智远担任副总经理,“公”“私”之间的双向流动成为投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新路径,公募基金对来自其他行业机构的“老将”“新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引导。2022年,监管部门先后修订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信息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要求公募基金经理离职 6个月后才能到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研工作,离职1年后才能到私募基金从事投研工作,对规范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行为、强化投研人员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管理人多管齐下持续增强投研稳定性

基金公司着力打造平台化、团队化的投研体系。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在投研体系建设方面基金公司更加注重通过平台化、团队化来提高整体投资管理能力,增强组合管理的专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一是通过集聚整合内外部资源、内部研究共享等多种措施,打造统一的投研平台,为公司整体投研活动提供基础。二是由风格相近或不同策略的投资人员组成投资团队,依托投研大平台,在遵守统一风控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做专做深。三是在投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客观、清晰、可预期的培养路径,形成科学、稳定的人才梯队,提升人才储备的“厚度”,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和传承。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嘉实基金始终注重通过平台化、团队化来提高整体投资管理能力,增强组合管理的专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首先,嘉实基金构建了“投资须研究,研究即投资”的投研体系,从基金经理到研究员,投研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全程参与研究、投资,力求明确每一笔投资收益的来源和逻辑,相信只有基于深度研究、深度认知、多元思想碰撞、相互校验所形成的投资策略,才能够与其所创造的投资收益一样具有可持续性;其次,嘉实基金重视建立由风格相近的投资人员组成投资团队,依托公司平台能力,在遵守统一风控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形成风格清晰、能力聚焦的精细化投资;最后,嘉实基金十分注重投研队伍的阶梯培养,通过包括传帮带式的投研文化传承、优秀人才引进、基金经理与研究员的双向驱动等方式,建立了可持续、可预期的投研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科学、稳定的人才梯队。

坚持长期性、持续性的投资理念。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体系,将长期业绩表现及合规风控水平等指标作为投研人员重点考核要求,强调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在绩效考核方面,着重考核长周期表现,设置投研专业能力等指标,同时考量合规风控水平、有效履行反洗钱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及廉洁从业规定、防控内幕交易等方面的合规表现;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薪酬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薪酬止付及追索扣回机制,注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最终实现投资者利益、员工和公司发展的一致。


提及华夏基金的人才战略,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曾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要给全体员工打造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发展平台。比如研究员进公司后,会有全链条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包括两年青藤计划、两年磐石计划,然后走上行业专家、行业基金经理、风格基金经理的道路,如果表现特别出色,可以进一步走上全市场基金经理的道路;另外每一年都会拿出公司的自有资金做种子基金,投资在新生代基金经理管理的策略里,公司做发起式基金、发起式专户,这也是一个内部筛选的过程,对新生代基金经理,既是磨炼也是激励。”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