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4月居民存款为何回落?

4月居民存款为何回落?

2017-05-18 11: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631亿元,同比少增569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2万亿元。居民存款减少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更有人把居民存款的下降归因于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大幅下降。实际上,4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7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41亿元。虽然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增幅比3月份略有减少,但降幅并不大,与居民部门存款减少的幅度并不匹配,并不能解释居民存款下降的现象。

  实际上,银行存款季末大幅冲高、季初大幅回落的现象已存在多年,并不是新鲜事。

  仔细观察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就能发现,近年来,每逢4月份都会出现居民存款减少的现象,尽管今年4月份银行居民存款减少的额度比去年要多——去年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9296亿元,但并未超出正常水平。如在2014年4月份,住户存款就减少了1.23万亿元。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银行“冲时点”拉存款的行为有关;另一方面,更与银行存款利率低,各种理财产品更具有吸引力有关。

  虽然监管机构对于银行存贷比的要求早已放松,但“冲时点”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银行出于冲业绩的需要,在临近季末时拉存款,这部分资金多为短期资金,在下一季度初立即流出,因此导致季初月份居民存款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一些银行还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花了心思”。比如,一些非保本的理财产品不计入存款。为了让季度数据靓丽,银行往往把非保本的理财产品设计为在季度的最后一天到期,这样也达到了“冲时点”的目的。到了下个月,这些转换为活期存款的理财资金再度买入其他理财产品,从而使居民存款出现大幅下降。存款在表内和表外间的“搬家”就造成了居民存款数据的较大波动。

  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逐步上行,也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各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上涨。尤其是4月下旬以来,市场资金面较为紧张,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上行。目前,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再度触及4%,创下近两年的新高,其他宝类产品也在4%上下徘徊。理财产品收益率近期也一路上涨,不少产品的利率都达到了4%以上。

  显然,理财产品的利率水平早已“完胜”银行活期存款。尤其是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能够刚性兑付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就等同于保本产品,因此在投资时也就格外放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居民存款在季度初流失、转化为理财产品也就成了常态。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