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国内 >

【财经资讯】专家:中国经济保持韧性 稳健增长仍有保障

时间:2017-09-12 14:24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中国经济 财经资讯 中国经济发展

财经365讯 中国经济联动全球。随着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的举行,今日李克强总理与6大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会谈,再次吸引多方聚焦:全球经济复苏之路颠簸复杂,中国这个发展引擎状况如何?中国内部如何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世界正倾听中国。

结合近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人民网记者接触的主流专家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短期数据有所波动,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亦属正常,经济稳中有进态势并未改变。同时,机构和专家普遍对“新周期”之辩持保留态度,多数专家认为下半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年初预期目标无悬念。

中国经济

短期数据波动不代表经济转弱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数据显示,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其中制造业PMI数据再度向好,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51.7%。而此前的7月份,因部分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也曾引发过一些悲观情绪。

全球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多变,2017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经济体经济数据波动较大,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也常常随之摇摆。该如何看待短期经济数据的波动?

多位专家强调,看待宏观经济不应过于关注短期数据的波动,而应关注宏观经济变量趋势的变化。从这一角度看,仅凭借一两个月的数据对宏观经济状况向好或走弱做出判断并不合适。

“7月份部分数据环比是有小幅的波动,比如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环比有小幅回落。但放在长期的观测数据中,与去年比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经济趋势仍然保持了增长。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4个百分点,零售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前7个月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客观分析7月份的经济数据环比回落,被采访的多位专家给出了近乎一致的回答,尽管部分数据小幅回落,但波动仍属正常范围。

“还要考虑到,部分数据回落也是受到上半年基数较高、季节性回调等因素影响。”国家统计局表示,上半年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7月固定资产投资属于周期性回落。上半年由于煤、钢铁和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涨。目前原材料价格涨势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涨速也逐渐放缓,是正常现象。此外,7月份高温天气持续、洪涝灾害严重,导致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有所放缓。

与此同时,虽然7月工业等数据比6月略有放缓,但经济结构调整仍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也更加明显。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投资、消费均保持较快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1%。从外资数据看,尽管前7月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2%,但外资质量不断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对外投资结构逐渐优化,“一带一路”成为对外投资重要方向。

这成为了中国经济保持韧性的重要来源与体现,并得到了更多国际声音的认同。摩根大通、标准普尔、丹麦丹斯克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表示,中国在过去数月中展示了超出各方预计的经济韧性,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和金融风险的担忧较一年前大幅减弱,中国有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彭博社等西方媒体报道称,卫星制造业指数重回50荣枯线以上、销售经理信心创26个月以来新高、钢铁交易商和生产商信心增强、中小企业信心打破三连降反弹,这些由欧美公司统计得出的民间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颇具韧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