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要闻 >

新东方教师资质造假 当教育遇上资本二者如何平衡?

时间:2017-08-18 17:10 来源:快刀三侠 浏览量:

证监会 资本 新东方教师资质造假

  暑期,正值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培训高峰期,新东方老师资历造假的新闻仿佛一枚地雷,轰地一声,教育培训行业炸开了锅。

  试问,教师资历造假仅有新东方一家吗?教育培训行业的虚假宣传和包装,家长们真的一无所知吗?

  教育本事是一件非功利性的事,但当育人与资本挂钩时,二者之间又该如何寻求平衡?

  今天,快刀三侠讨论的教育培训行业主要指针对中小学生的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行业乱象丛生

  有考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培训。

  走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学校附近,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而看起来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乱象丛生。

  1、没有培训资质

  据了解,机构申请教育培训资质的要求比较高,仅审批材料至少有13项。

  目前,市场上的培训机构至少有90%以上的都没有教育培训资质,即在教育局登记;稍微正规一点的机构可能会有教育咨询资质,即在工商局登记;但绝大多数是连咨询资质都没有的。

  几乎每一年都有培训机构被媒体曝出无教育培训资质,如《昂立教学点未备案,交钱即可加盟》、《合肥一培训机构承诺“零基础”学员包过,未备案涉嫌诈骗》、《未备案就招生,新东方新建区学习中心涉嫌违规办学》、《教学点注册9个开了10家校区,学大教育遭投诉违规办学》等。而培训机构如果没有教育培训资质已经被定性为涉嫌诈骗。

  2、随意定价

  乱收费、不退费是常有的事。

  培训机构与正规学校不同,培训机构的定价从来都是自己说了算,也不会去物价局备案,有些培训机构的收费甚至没有统一标准。

  还有培训机构收了费却以各种理由拖延,迟迟不开课。当学生或家长提出退款,对方大多数会以“学员个人原因退学”为由,不予退费。

  更有甚者,收费后关门跑路的教育培训机构。据《经济参考报》不完全统计,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湖南等地仅被曝光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卷款跑路案件就有十余起,涉案金额达十几亿元。

  并非只有小机构不可靠。2016年,在全国多个城市开有分校的知名教育培训机构——聚智堂,其董事长卷款而逃。新三板挂牌公司环球拓业的主要负责人也已失联。

  3、虚假宣传、包装教师

  教育培训资质申请中明确规定:培训机构要有与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相适应的专职和兼职教师,教师总数不少于6人,其中专职教师不少于2人。

  所聘教师具备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和学历要求,其中开展高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中教师资格证。

  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

  刀哥在刚毕业时也曾在某培训机构待了半年时间,该培训机构的培训教育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

  其教师分为两种,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占绝大部分,这一部分又大多数是师范专业,这一部分老师主要负责小学和初衷的教学。

  此外,也有从学校离职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则来自学校,名校老师居多,主要负责高中,尤其是高三冲刺教学;虽然在职教师到培训机构授课一旦被查实都会受到处罚,但这些老师基本上都认识,因此也不会向学校或教育局举报,这似乎也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在那半年里,刀哥甚至“有幸”成了这家培训机构的首位力推的中小学作文辅导教师——参加过多次作文教辅编写,辅导的学生获得XXX作文大赛一等奖……为了对得起学生,刀哥也摸着良心编写了一套作文教材,也终于和良心过意不去,最终离职。

  从上市的新东方,到刀哥曾就职的小培训机构,这些乱象绝非个例,而是教育培训行业的三大“硬伤”。

  家长们为何看破却不戳破

  在新东方老师资历造假的新闻中,培训师对新老师们传授的经验是“千万不要说自己是新老师”、“没证书也说自己有,反正家长们也不懂”、“开班课要直戳家长心窝子”……教育培训机构的那些营销伎俩,家长们真的看不破吗?只是少有人戳破而已。

  放眼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尤其是英语培训市场,各机构时常使出“外教”一招,大多数父母也愿意买单,且心理价位承受度远高于非外教班。

  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外教,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德国等非英语母语国家;机构对他们在学历、专业、年龄和工作经历背景上也没有严格考核,更别提有正规的教育执照了,有些人的英文水平甚至还不如中国老师。

  也有家长在看到孩子毫无进步后去找机构理论,无奈孩子还帮着机构说话。只因机构“未雨绸缪”,提倡年轻老师和学生多交流,以各种方法换得学生的好感。曾经一名培训销售人员告诉刀哥:“和学生搞好关系,只要学生说愿意学,家长最终都会妥协的。”

  家长们未必真的蒙在鼓里,之所以继续报班,大多是属于从众行为,一半为了孩子,一半为了面子。

  曾有一部电视剧《孩奴》,便将这类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刻画得栩栩如生。

  剧中,妈妈卢丽对儿子欢欢的压迫式、助推式教育,简直到了疯魔的地步——为了儿子考高分,频频被辅导班骗钱;为了儿子争分夺秒的学习,剥夺爷爷的天伦之乐;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放弃制作船模的爱好;卢丽千辛万苦为儿子投简历、找学校,最终儿子却是因为妈妈一直排斥的船模,上了名校三中;然而卢丽还是没有醒悟,继续给儿子施加学习压力……

  刀哥认识的不少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培训班,有大部分家长无奈地表示:都不想这样,都是被逼出来的。

  有的家长在懊恼:当初想让孩子自由发展,不去参加培训班,结果现在拼命补;还有家长很迷茫:身边的大环境如此,其他家长们都在让孩子参加培训班,不去反而成了另类……

  还有一种“补偿心理”。有位妈妈说起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初衷:“小时候我妈也曾带我学过舞蹈、乐器,不过后来都无疾而终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单位里那些会跳舞、打球、唱歌……有一门技艺娴熟的同事,我都会两眼冒光,不禁小小埋怨一下爹娘,当初为什么不逼着我坚持?现在为人母的我,也给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都是我主动想让孩子学的。”

  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长又都会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不理性的是别人,“精力上和经济上承担得了,孩子多学点总归不是坏事。”

  家长们给孩子报培训班并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的出发点“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当教育遇上资本

  《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

  最新修订版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配;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这无疑让教育产业再一次沸腾,也使资本蠢蠢欲动。

  在“吸金”能力急速提升的同时,教育培训机构不能忘了“教育”的本质,也不能愧对于挂在墙上的大字——育人为本。

  “教育”原本是“非功利性”的事业,而教育培训机构是企业,做企业,归根结底要讲营利。企业营利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钱、续班率和奖金看得比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时候,路就走偏了。

  当教育遇上资本,企业需要在学生的利益和公司的业绩之间找到平衡。

  在金钱的诱惑下,跑路、诈骗、虚假宣传等,都是一个还不成熟的行业在急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对教育培训机构而言,教师包装和营销策略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杜撰;自身加强监管和资金链管理,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此外,行业监管也不能缺位,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是基础,更要加强过程监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