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4 09:06 来源:财经365 浏览量: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近日召开,会议一般五年召开一次,是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会议。会上对中国下一步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问题定下基调,并公布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对保证宏观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性作出重大制度安排。
导读: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本月中旬召开 定调未来5年金融发展
新华社专访“三会”高层,释放下半年金融监管信号
专家:“大央行”或“双峰监管”,现阶段都存在很大操作难度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本月中旬召开 定调未来5年金融发展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级别较高,按惯例,除国务院、“一行三会”的高层会参加外,通常各省省委书记或省长也会参加,一般为期两天。
这一次,讨论已久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成为重头戏。实际上,近几年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业内争论过多种改革版本,甚至不乏统筹合并“一行三会”、建立“超级央行”等传闻据记者了解到,经过多方艰难博弈下,保留“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功能,同时赋予现有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更多实质性权力,将暂时成为复杂环境下的可行选择。
通过梳理历次会议可以发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讨论的内容一般是对下一个五年的重大金融改革问题进行定调,是为保证宏观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可以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风向标”。
从历次会议主题看,均对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全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1997年11月):
1、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2、银行改革: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
3、金融监管: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央行专司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另外对央行自身机构进行改革,原有的省份行被撤销,改成9个大区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得以加强。
第二次(2002年2月):
1、加强金融监管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深化,最终组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重组上市。
2、银行改革:快速推进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与海外上市项目的实施得到一系列关键政策支持。
3、金融监管: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并成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酝酿、统筹、部署国有银行改革方案,会议还做出了改革农信社的决定,为此后农信社改革的全面铺开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指导方针。
第三次(2007年1月):
1、加深已股改银行的改革,农业银行挂牌上市,至此国有四大行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
2、国开行全面推行商业化。汇金公司注资国开行,国开行推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不得从事零售业务。
3、设立中国版“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以承担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工作。
4、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5、创业板正式开启。
第四次(2012年1月):
1、稳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2、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避免财政金融风险相互传递。
3、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5、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等。
沧海桑田:最近5年经济环境剧变
从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12)至今,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最近5年来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尽管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但这一问题在最近五年并没有得到较好的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监管套利等问题依然严重,在此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最近五年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
首先是宏观经济增速连续下降,在经历2008-2009年的强刺激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短期反弹,但从2010年以后,宏观经济增速就开始持续下滑。2012年至今,我国的GDP同比增速从8%以上下降到不足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所以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由以前的“高增长”转向了“新常态”。
其次,在宏观经济增速换挡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也在发生剧变:
1、工业部门不得不调整适应经济增速的换挡,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问题突出;
2、宽松货币发力,财政更加积极,2012年至今央行总共7次降准、8次降息。与此同时,广义财政也在发力,预算内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扩大至4%;
3、资产泡沫膨胀,在货币宽松、而实体经济疲弱的背景下,增加的货币供给大量流入资产领域。最早是金融资产,2014、2015年股债双牛,但随后股市异常波动,泡沫迅速破灭。而房地产市场接力,成为投资的新热点,一线城市房价同比增速最高突破30%,二、三线城市房价均有不错的表现。从去年10月政府出台调控政策后,房地产销售逐渐降温。
4、与货币宽松相伴随的是金融监管整体趋松,金融机构疯狂扩张。2012年时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只有113.6万亿,到2016年底却达到230万亿,翻了一倍还多。尽管银行业近三年年化资产增速仅15%,但基金子公司专户、基金专户、券商资管规模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与银行业相关的业务,反映的还是银行业的高增长。
上述领域发生剧变的背后,是金融风险的积聚。姜超称,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上升。整个系统变得非常脆弱:在房地产市场稳定时,一切看起来相安无事;而一旦房价风险暴露,金融体系也要遭殃。(证券时报)
新华社专访“三会”高层,释放下半年金融监管信号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等“三会”金融高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们的表态,也透露出下半年金融监管的思路和动向。
证监会专访要点:
2016年3月至今,沪深股指稳中有涨,同时股指波幅收窄。另一方面,市场生态环境明显净化。市场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机炒作逐渐得到抑制,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
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切实加强了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部门沟通,统筹把握政策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对资本市场各类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预警、应对和处置能力。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紧紧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
银监会专访要点:
当前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银监会始终正视这些问题和挑战,持续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
坚持从宏观金融稳定大局出发,科学把握政策执行的力度与节奏,做到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确保不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目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保监会专访要点:
当前保险业面临流动性、资金运用、战略、新业务、外部传递性、底数不清、资本不实、声誉等风险,绝大多数传统大中型保险公司经营稳健,风险可控,但个别激进公司近年来规模快速扩张,隐藏的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激进公司在经营中没有资产负债匹配概念,短钱长配,盲目投资,一旦遇到产品停售、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等情况,现金流容易出问题。
短期来看,要通过“瘦身”来化解个别激进公司的现金流风险。可以通过大宗交易进行转让,既能减轻资产端压力,缓解现金流“饥渴”症状,又不会造成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未来保险业何去何从?保监会将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坚守保障主业,改进保险产品设计、精算定价、准备金提取规则,建立万能险调控机制,约束高成本短期限负债业务,推动保险在扶贫攻坚、灾害救助、大病保障、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引导保险资金流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凤凰财经)
专家:“大央行”或“双峰监管”,现阶段都存在很大操作难度
监管升级力保金融安全
备受关注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不少专家和研究机构认为,在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中,金融安全和防风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近日表示,当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加强监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认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的风险要高度警惕。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企业债券违约现象明显增多,人民币汇率稳定压力依然较大,银行风险、信用风险和资本外流风险值得关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保障金融安全最重要的就是消灭系统性风险。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信贷过度膨胀导致资金脱实向虚,资金量超越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房地产价格泡沫滋生;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此前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导致前几年大企业过度借贷、杠杆率过高,并引发了一系列不审慎的投资行为,随着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上升,这部分风险可能加速暴露。另外,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在利率水平较低时发生的监管套利行为也会衍生为新的风险。现有银行资本水平下,银行表内外风险、杠杆扩张等问题或愈发凸显。
曾刚称,“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因此,防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去杠杆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领域的重点。”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预计,在本次金融工作会议中,防风险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金融风险的摸排和监测;二是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控制杠杆率;三是加大对逃废债等金融违规行为的查处。
数字金融监管亟待完善
在FinTech(金融科技)、大数据等快速渗透金融行业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高层关注的重点之一。专家认为,完善数字金融监管框架刻不容缓。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直言,数字金融对未来的金融稳定会有较大影响。“过去传统的货币政策,关注的是利率、货币供应量、银行贷款。但如果数字金融高速发展,比如蚂蚁金服的余额宝,现在额度到了1.5万亿,这样一个规模的钱放在余额宝,我们是把它看成M0,M1,还是M2?这对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挑战。”
黄益平指出,数字金融平台有两个很重要的风险特征:一是参与人风险识别、承受能力较低;二是出现问题时风险传导速度非常快,行业跨度比较大,甚至在很多区域之间不断游走。即便是一个小的数字金融平台,一旦发生风险,可能就难以控制。
黄益平称,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必不可少,首先建议建立一个横跨“一行三会”的数字金融监管委员会;其次是对数字金融和对传统金融,要设置统一的监管标准,标准要明确。“中国政府目前也有一些尝试,比如沙盒计划(是指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实施监管机制创新,设立‘监管沙盒’)、创新中心等。我们可能也要开始学习识别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尝试一些监管办法,看能否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做一些压力测试,对资本金、流动性、业务的范围,做一些特殊的监管要求。”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认为,FinTech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带来巨大冲击,其累积的风险将有可能是系统性的。监管当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标准。金融监管部门应负责制定完整的Fintech行业监管规则、行业技术标准,有效规范市场进入和退出,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
谈及如何发展RegTech(科技和监管的有机结合),孙国峰认为,要完善金融监管的双支柱。一方面是微观层面的功能监管,要建立Fintech行业监管规则,实现风险监管的全覆盖,避免监管空白,要进行穿透式监管,把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最终的投向,穿透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要通过宏观审慎的监管,采取逆周期的操作,避免顺周期的风险。
抑制过度创新下的泡沫
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金融创新发展成绩斐然,但不合理创新和无边界发展,也滋生了资产泡沫和监管套利。黄益平表示,过去三年来,金融风险不停地在不同部门之间游走,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影子银行、外汇和数字金融等。
在黄益平看来,一些监管“盲区”的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影子银行、地方政府融资、数字金融,这样一些没有看透的地方,其潜在威胁是最大的。凡是你能看得清楚的地方,风险相对比较容易防控,凡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看不清楚的地方。”
资管行业近年来快速壮大,其引发的监管套利、资金脱实向虚问题也日益严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业务创新促使跨行业、跨市场的资管产品不断涌现,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可能出现监管真空和盲区,不利于监管部门对整体风险的识别和把控。
温彬认为,未来针对资管行业的监管核心应是“限杠杆、限通道、限非标、限池子、限刚兑”等。对监管部门而言,统一资管业务监管标准有利于掌握资管机构的真实风险组合和资产配置情况;提升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和监管效率,防止监管套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资管机构而言,促其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转变盈利模式,降低对“通道”的依赖,提升主动投资管理能力,防止资金空转,切实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在曾刚看来,目前金融监管部门在抑制过度创新、防止监管套利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仍需针对风险比较突出的领域如资管行业等,出台风险防范措施:一方面是提升利率水平,压缩套利空间;另一方面要约束套利行为,提高套利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资管统一监管仍需明确其法律地位,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使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和嵌套可以更容易被监管部门所辨识。”(中国证券报,作者陈莹莹)
可见这一次,讨论已久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成为重头戏。本次会议在金融风险积聚的背景下召开,将重点防范金融风险、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5月5日(周五)午后,中国首款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消息面利好兑现,大飞机概念股跳水,截止发稿,板块跌幅1.88%,博云新材(002297)、中航飞机(000768)、宝钛
沪指今日再度杀跌,盘中一度失守3100点整数关口,再创新低,考验年线支撑,个股呈现普跌态势,高送转概念逆市走强,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操作上应控制仓位。从盘面上看,氟化工、
经多家媒体证实,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于今日召开。业内普遍认为,本次会议在金融风险积聚的背景下召开,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重点防范金融风险。对于资本市场来说
金融:重视上市险企价值 荐4股 一季报业绩梳理,人寿平安表现良好17Q1四家公司业绩公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17.1%、11.4%、-7.9%、-9%,净资产
1、环保行业周报:“雄安行情”方兴未艾 “一带一路”五月盛开 环保板块:长期来看,在趋严政策和节点任务的带动下,行业整体景气程度相对较高,年增长确定性依然较强,约30%,
5月8日消息,简要回顾上周五市场关键点:沪指缩量下探年线,高送转是周五盘面最强风口,雄安新区板块高位震荡回落。今日沪指跳空低开,再创调整新低,个股呈现普跌态势,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