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要闻 >

卫星导航产业概念股加速发展

时间:2017-06-19 21:40 作者:陈天杰 来源:财股网 浏览量:

股票

   “十四五”期间,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驱动、需求牵引、市场配置的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参与国际化发展。

  规划提出,构建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三大系统。

  规划还表示,将超前部署科研任务,要求部署遥感卫星科研任务、通信广播卫星科研任务和天地一体化技术研究。

  业内人士表示,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顶层设计的出台,有望推动卫星导航产业加速发展。根据此前的数据,预计2015年和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年值分别将超过1500亿元和4000亿元,北斗导航市场复合增长率将大于40%。受益内外并举和“十三五”规划,二级市场北斗系龙头上市公司值得关注。二级市场北斗系龙头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A股上市公司中,中国卫星、信维通信、北斗星通、北方导航、航天电器、振芯科技等值得关注。(来源:中国证券网)

  【个股研报】

  中国卫星:长征六号天女散花,微小卫星商业化再进一步

  事件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 524公里的轨道,创亚洲发射之最。这些微小卫星来自于分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同时开启了我国航天微小卫星发射的新篇章。

  评论

  我国微小卫星发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微小卫星具有成本低、门槛低、研制周期短等特点,快速组网、快速迭代已经成为微小卫星的主要趋势,这就需要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升空。而根据统计,火箭和发射费用约占卫星整体费用的30%,降低发射成本和费用是实现微小卫星商业化的关键一步。目前,我国现役的长征二号、三号等系列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微小卫星,就好比“大马拉小车”经济效益较差。长征六号的投入使用,将有效减少运载能力浪费、降低发射成本、增加发射效率等方面。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越来越多,卫星与火箭互促,将形成“良性循环”。长征六号未来将会承揽更多的微小卫星发射任务,发射将更加高效价廉。

  微小卫星加速卫星商业化趋势:微小卫星技术快速进步,逐渐成为卫星领域的骨干,随着卫星小型化和低成本运载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微小卫星大规模商业化使用已经具备条件。近年来,微小卫星已经成为卫星产业的投资热点。 传统商用卫星公司纷纷推出庞大的微小卫星发射计划,互联网公司如Google公司以及私人公司SpaceX公司也开始涉足卫星产业并取得丰硕成果。微小卫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卫星产业商业模式,在实时数据服务、太空互联网、 M2M通信和定制化服务等领域开拓出了新的卫星服务市场。未来的商业模式将有很多种,卫星制造公司可以代替客户负责地面运营,或者不卖卫星只卖数据,这将是商业模式上的巨大转变,卫星公司有可能华丽转身为数据公司和云平台。卫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将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2013年,全球发射卫星中约50%为微小卫星, 技术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显着。

  中国卫星目前国内小卫星领域的绝对霸主:中国卫星背靠航天五院,在国内小卫星市场的占有率接近9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本次发射的20颗卫星中有9颗为中国卫星研制。大股东航天五院承担了我国几乎所有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的研制任务,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航天器研制平台、产品开发经验和航天人才,拥有“神舟”、“嫦娥”等航天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五院总资产97.17亿元,加上事业单位的研制收入等在内,五院2013年全口径经营利润约18 亿元,是上市公司6倍以上。我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卫星就等于中国航天,随着未来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卫星必将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

  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不达预期。(国金证券)

  信维通信:坚持大客户为中心,15Q3业绩符合预期

  15Q3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公司15Q1-Q3 实现收入9.04 亿元(+61%YoY),归母净利润为1.4 亿元(+187% YoY),公司毛利率达到29.21%,净利率为15.52%。其中15Q3 收入为3.92 亿元(+94% YoY),归母净利润为0.69 亿元(+182% YoY),均符合市场和我们预期。

  坚持以大客户为导向,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公司围绕射频技术产品,坚持以大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实现射频技术产品在研发和品质均得到大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结合自身高质量的制造工艺和稳定快速的供货能力,从移动终端天线、射频连接器、射频隔离器件和音射频模组多面发展,加强和扩大与客户合作的深度。我们预计2015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有望上升至70%左右。

  丰富射频技术产品线,大客户供应链份额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射频天线产品(深圳信维和北京信维)、连接器(亚力盛:汽车和测试类连接器)、射频隔离器件(艾力门特:MIM 金属结构件)和NFC 天线和WPC 等业务(上海蓝沛)等业务结构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参与更多海外客户的项目(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从而赢得更多海外客户市场供应份额,我们预测2015 年A 客户公司收入贡献占比或将提高至40%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